第04版:国内·国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温家宝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联合国未通过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
中俄否决涉叙决议草案的四重考量
以色列科学家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准晶体的发现改变科学家原有认识
诺贝尔化学奖近年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11年10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俄否决涉叙决议草案的四重考量



  10月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了法国、英国等国提交的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草案。观察家们认为,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此举旨在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以维护叙利亚以及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这是继2008年7月中国、俄罗斯在安理会否决有关制裁津巴布韦的决议草案以来,两国再次共同使用否决权。决议草案被否决,表明西方国家几个月来意欲插手叙利亚内部事务的企图受挫,也预示着安理会内部围绕西亚北非局势的激烈争执将持续下去。
  安理会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由法国、英国、德国、葡萄牙四国联合起草,并得到美国支持。草案对叙利亚当局进行了强烈谴责并对其提出了诸多要求。在投票前,由于俄罗斯威胁投否决票,欧洲四国对草案文本进行了修改,但草案仍表示在30天内审查叙利亚执行决议的情况,“并考虑各种选择,包括按照《联合国宪章》第四十一条采取措施”,这实际上保留了对叙利亚实施经济、交通、外交等制裁措施的权利。
  观察家们认为,中国和俄罗斯之所以否决上述决议草案,主要出于以下四重考量:
  首先,面对当前西亚北非的复杂局势,中俄与少数西方国家的政治思维方式存在明显差别。在表决后的解释性发言中,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说,此份决议草案是根据“对抗的思维方式”起草的,俄罗斯不能同意对大马士革单方面的指责,也不能接受对叙利亚政府进行最后通牒式的威胁。
  其次,这一被否决的决议草案只是片面地向叙利亚政府施压,而没有鼓励叙利亚有关各方通过政治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第三,对叙利亚内政的粗暴干涉将导致该国陷入内战,进而严重影响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叙利亚保持和平与稳定符合叙利亚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这份决议草案如果获得通过并被付诸实施,将会沦为外国干涉叙利亚内政的工具,并成为叙利亚内战的直接导火索,这是大部分国家都不愿看到的。
  第四,俄方认为,这一决议草案在内容上和有关利比亚问题的决议有相似之处。丘尔金在发言中说,北约曾利用安理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决议对利进行军事干涉,俄罗斯担心同样的事情会在叙利亚重演。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