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破解瓶颈 ◆完善管理强化服务 |
昌乐金融创新激活发展潜能 |
|
|
本报讯 (高伟仁 孟蕾)金融兴则经济活,经济活则金融兴。2013年,昌乐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5.4亿元,较去年初增长20.9%;顺利引进4家外地金融机构;在全国城商行系统中发放了首笔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贷款;成功入围2013中国金融行业“金鼎奖”城市名单……近年来,昌乐县始终把金融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开展金融创新,有力推动了昌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特色金融服务特色经济。昌乐县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县融资工作的意见》,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场外市场挂牌和发债进行直接融资,大力推进企业债、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券的发行。阳光纸业3亿元短期融资券、矿机集团3.5亿元短期融资券和山东蓝天5000万元区域集优债先后成功发行,直接融资规模达7亿元,实现了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创新和突破,走到了全市前列。同时,昌乐县出台了《关于企业到场外市场挂牌视同上市的决定》,对拟挂牌企业在项目优先、用地保障、费用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对成功上市和到场外市场挂牌的企业每家给予奖励150万元。目前,在已有4家企业成功上市、从资本市场融资45.7亿元的基础上,又有元利科技、中慧农牧2家企业准备在主板上市,振兴日升等3家企业准备在新三板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政策引导破解融资瓶颈。面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困难的突出问题,昌乐县从政策引导上实行重点倾斜,对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方面实行财政补贴,引导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鼓励支持发展票据融资、信用证、保函、保理和蓝宝石等贵重物品质押贷款等业务。2013年4月份,又在全国城商行系统中发放了首笔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贷款,此举不仅是解决农村金融难题的一大创举,更对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瓶颈具有重要意义。到去年末,全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77亿多元,占总贷款余额的40%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 完善管理服务产业发展。昌乐不断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去年全县共引进外地金融机构4家,总量居全市第一位。其中,中信银行昌乐支行、交通银行昌乐支行和潍坊银行昌乐宝石城支行已正式开业,累计放贷近15亿元。积极协调潍坊银行在红河镇官庄社区设立了全市第一家“社区金融服务站”,进一步优化了农民支付环境。同时,加快推进民间融资机构组建和规范整顿工作。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已成为昌乐金融产业发展的新生长点和有益补充,对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小微企业及“三农”发展发挥了良好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