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覆盖 ◆保基本 ◆分层次 ◆可持续 |
保税区居民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
|
|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 通讯员李兆鑫)今年以来,保税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群众拥护、百姓受益的实事、好事,一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相继竣工,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一批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得到改善,各项民生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了大幅度提升,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为提高居民生活保障水平,保税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分层次、可持续”,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社会保险水平。全区5685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中2037名60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享受到每月80元的基础养老金待遇;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代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该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为全区参保人员承担费用265.6万元。提升社会救济水平,该区农村低保标准提升为每年3000元,每月补差175元。9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高龄补贴200元;80到8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高龄补贴100元。资助低保户239户398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开展“阳光低保”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阳光低保”活动,对辖区内低保户进行了集中复核,取消关系保、人情保,对最终确认的低保名单进行公示。按时发放残疾人补贴,该区重度残疾人共100人,每人每月发放补贴60元,其中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每月发放补贴120元,上半年共发放资金45900元。积极落实农村五保政策,该区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2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集中供养在高新区鹤祥安养中心,年供养标准为7000元,高于市级最低标准4800元;分散供养1人,执行市级统一标准。实行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季度制,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