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辉
宋代文人苏辙在《吴氏浩然堂记》一文中有一句话:“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这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面对生死得失而不惧的人,可以称为“圣人”了。这不是凡人的正常反应。正如庄子,妻子死了,他却鼓盆而歌。几千年来,也仅有一人而已。 我们今天不关注圣人,只关注普通人的情感。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丧失,平凡如你我,何以应对?何以自处?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面临无数丧失,可以说,人一生下来,就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失去很多东西。小到童年时心爱的玩具,某个小朋友的友谊;大到自己的某个职位、某种身份,生命中某个重要的人;更大的还有健康、爱情、家庭、甚至生命。人生中的各种失去有太多的不可预见性,这种丧失所带来的痛苦,会成为每个人不可回避的经历。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便是活在永恒的丧失里。丧失会让生活失去希望,会让人变得抑郁,特别是重大的丧失,如至亲的死亡,如家庭的破裂,如重大的疾病,它们会把你熟悉的整个世界变得陌生,以前曾经规律的生活被打破,你感到自己已经与生活脱节,丧失所带来的悲伤深深地从心理和生理上影响了我们。了解人类面对丧失的整个心理过程,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生活,也可以让我们知道如何更好地帮助身边的朋友。 心理学家认为,丧失所带来的悲痛是一种正常、自然且高度个人化的情感反应。只有经历过失去的人才能知道什么感受对自己的影响更重大。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容易被周围的人忽略。瑞士的精神分析师Elisabeth kubler博士于1969年在她的著作中提出了悲伤情绪处理的五个阶段理论。这五个阶段分别为: 拒绝。当人们面临失去时,第一个反应是否认,他们拒绝承认这样的事实,并坚信自己的一些假想。比如,癌症病人在刚知道病情时,第一个反应往往是:不会吧?误诊了吧? 愤怒。当一个人认识到,拒绝和逃避敌不过现实,生活不能继续的时候,人们会从逃避中走出来,开始愤怒。这个阶段的心理反应是:为什么是我?这不公平! 交涉。处在这个阶段的人会不停地反思自己,去寻找很多当时可能会避免失去的原因,“假如当时我不那么做,可能就会是不一样的结果”。这样做的动机是希望可以重新掌控生活。 抑郁。在这个阶段,个人可能会变得沉默,花太多的时间沉浸在悲伤中。“我很伤心,周围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了。”有时候人们会拒绝别人的靠近。 接受。在这一阶段,人们会接受失去的现实并开始面对生活,情绪和状态也会恢复平静。 所有的事情都有规律可循,在大多数的人群中找出这个规律,这就是科学研究的使命。当然,人之所以复杂,在于他们并不按照科学的模型来走。就拿丧失之后的情绪反应来讲,有的人拒绝的时间长一些,有的人抑郁的阶段长一些。可能已经处于抑郁阶段的人会突然回到愤怒,可能走到接受阶段的人在某个时间点会回到抑郁。有的人可能会先悲伤而后才愤怒。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有时候,把人放到科学的模型中,会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己。 面对丧失,面对自己的悲伤,或是朋友的悲伤,重要的是理解,然后是等待。等待时间的疗愈,等待情感的升华,等待生命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真实地面对自己、向朋友和家人敞开心扉,尽量过有规律的生活,进行户外活动,寻求精神上的支持,比如阅读,比如宗教,比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时间会让所有的伤口愈合,时间会让所有的个体成长。当有一天,你坐在阳光里,看到微风吹动树叶,你可能会想起,生命中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段悲伤和惶恐,你也许会淡淡地一笑,你也许会在心里祈祷,把它看成生命的馈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