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北海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城建
 
标题导航
永恒的敬意
倾听蝉声
生活寄语
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
◎唐宝民
歌唱
山乡情趣
2011年07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



  ◎王勇

  2006年12月13日,一副题为“热血男儿应征入伍”的新闻图片刊登在《潍坊晚报》头版头条。这幅极富冲击力的图片被评为晚报当月好新闻,继而获得当年中国地市报新闻奖铜奖。
  那是12月12日,寒潮过后晴朗的一天。作为摄影记者,我那天上午的安排是先去火车站记录“潍坊市新兵入伍送新兵仪式”,再去昌邑残联拍专题新闻。我与同事王宁随军分区车赶到火车站时,新兵已经列队准备举行送行仪式,经验告诉我,我来晚了,已经无法抓到那些亲人送别新兵依依难舍的动人场面了。但此情此景,使我想起当年自己入伍时也正是从这里启程,潮水般涌出的回忆以及对眼前新兵的理解和爱怜之情,促使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拍出送新兵的好图片来。
  9点15分,仪式结束,新兵到站台集结候车。齐刷刷的新兵战士潇洒威武,动作、口令整齐一致,那真叫充满朝气、威武气势。我脑海中立刻闪现出部队里营与营、连与连、排与排之间那热情奔放、排山倒海般的拉歌场面,同时觉得原先想拍新兵与亲人离别时拥抱、流泪、悲悲切切的场面反而平庸和模式化了。灵感来了,我要拍出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昂扬与豪情来,拍出战士们的精、气、神来,这就不能被动的等待。我把想法跟王宁商量,同样当过兵的王宁与我一拍即合。事不宜迟,必须立即行动,我们马上与带兵的周连长沟通,请他协调组织让新兵上车后立刻拉歌。当兵的人就是痛快,周连长当场表态全力配合。
  9点45分,新兵特快专列到达潍坊站。按事先设计好的想法,我迅速登上上层车厢并选好位置。周连长带着100名安丘籍新兵陆续登车,就在我招呼战士们抓紧坐下时,余光瞄到王宁正在窗外着急万分地指手画脚,隔着车窗听不见声音,但我明白他是让我赶快下车,因为车就要开了。可是车上刚刚调度好的场面还没来得及拍呢,就这样收场怎么让人甘心!那时真有火上房的感觉,不拍,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拍吧,下不了车肯定会耽误下一个点的拍摄任务。我这心里还在火急火燎的斗争呢,列车徐徐启动了,我本能地让列车员开门下车,被毅然拒绝。列车员的道理无法抗拒:车已启动就不能再开车门,这是规定,天王老子也没得商量。我是又悔又忧,悔的是我的优柔寡断,忧的是真不知要把我拉到哪一站才是头儿,一时方寸大乱。
  但列车照旧正常运行,新兵们也逐渐坐稳。我必须面对现实了。既然已经上错车,再悔再忧也已经于事无补,还不如索性安下心来把眼下能做的事做好。我向连长示意拉歌,重新回到原位,举起相机,握稳手柄只待拍摄。只见连长站在车厢中间的过道上,猛地挥起长胳膊大手,吊起大嗓门,发令唱起“我是一个兵……”多么熟悉的歌儿啊!我从取景框里看到连长真地是用心、用力、用情在全力地歌唱和指挥——脸色涨红,神情专注,手势干脆有力,阳刚气十足。我被深深地感染了、震撼了。连长的指挥和鼓舞,让新兵们也全然忘却了羞涩和拘谨,张开大口,铆足力气,全神贯注,同声高唱“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向前、向前、向前……”。整个车厢里歌声昂扬,激情澎湃、青春沸腾!我用几乎发抖的双手不断地按下快门,一个劲儿地狂拍,全景、近景、特写,俯视、平视、仰视……那可真叫过瘾!我完完全全融进去了,仿佛自己就是那昂扬的战士中的一个!十几分钟时间我拍了近50张图片。新战士们配合得好,镜头相当出彩,这大概是我从事摄影记者生涯以来最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了。
  11点20分,列车抵达淄博站,我告别了连长和可爱的新兵们。在淄博站王值班员的积极协调下,搭乘下午金华至烟台的列车返回潍坊。14点50分回到潍坊,我迅速赶往昌邑完成拍摄任务,返回报社已是晚上六点多。在晚报编辑部努力下,这张标题为“热血男儿应征入伍”的新闻图片刊登在第二天《潍坊晚报》头版,而后,又被报社推荐参加当年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举办的“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至今重读此片,我还会清晰地记起那次难忘的采访经历,还会充满军人的感慨和自豪。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