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春溪
借助于上半场泰国队门将的主动送大礼,中国队终于拿下了奥运预选赛的首场胜利。积5分,紧随日本、朝鲜列在了第三位。但要想出线,还需要连过澳大利亚、日本两大难关,才有进军伦敦奥运会的可能。 但这种可能性有多少,我不想预测,差不多有点理智的球迷都心中有数。但在实力不济的情况下,中国人总是企盼着奇迹的发生,就像企盼着买彩票中大奖一样,即使屡屡失望,也要一次次重新燃起内心的希望。如果连相信奇迹的信念都没有了,我们球迷看球又将情何以堪? 但把这种理想当做是现实就是另一码事了。对阵韩国、朝鲜两连平之后,各大媒体开始纷纷炮轰女足,而爱发豪言壮语的主教练李霄鹏更是首当其冲,好像与对手战平,便是女足的巨大过失,让人无法接受。就连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也提前退场,忍不住发表言论:“女足这下没戏了。” 实际上,我们真的应该赢下这两场比赛吗?在最近5年的正式比赛中,中国女足对阵日、韩、朝、澳无一胜绩。我们早已不是那支叱咤风云的世界劲旅了,而相反,亚洲女足的发展却是蒸蒸日上。日本队已然是新科的世界冠军,亚洲冠军朝鲜女足、澳大利亚女足亦不甘人后,后备力量及现实战斗力不容小视。韩国女足在去年也勇夺世青赛季军、世少赛冠军。论实力,哪个都在我们之上,我们已沦为亚洲的二流球队。而自李霄鹏上任以来,中国女足的胜率也不过30%。我们又凭什么赢得跟她们比赛的胜利呢? 说到底这是一种功利主义思想在作祟。这些年太多的奥运金牌第一、亚运金牌第一,已经让我们对金牌的欲望越发膨胀,体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而变成了对金牌和胜利的功利欲望,我们在乎的不再是对这项运动是否真正喜爱,而是一种功利性的心理需求,是能否在我们的功名表上再添加上一个数字。试问,在奥运预选赛之前,有多少人关注过中国女足?又有几个人能叫出这届中国女足姑娘的名字(除了韩端、马晓旭等几名老将)?而只有到了所谓为国争光的时候,为什么便一拥而上,为她们不能赢球而义愤填膺呢?这已经背离了体育精神的本质,更像是一场角逐功利的盛宴。 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氛围下,比赛也显得急功近利,因为大环境的功利性氛围自然也会浸染到队员心中,给了她们更大的压力。相比日本女足,在夺得世界杯之前,受到的关注也极少,生存环境也很恶劣,很多人白天还要去超市、快餐店当钟点工赚钱。她们凭的是对足球的真正热爱,凭的是对足球的执着与坚持,就像坚守着信仰一样。世界杯夺冠,所谓的奇迹,正是源于这种热爱与不懈的坚持。而在我们这个功利主义甚嚣其上的年代,想象发生这样的奇迹几乎是不可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