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财富热点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新闻

第03版
经济新闻
 
标题导航
潍坊离专利强市还有多远
2011年09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专利总量居全省第四  ◎忧:发明专利占比未达全省平均
潍坊离专利强市还有多远
  山东瑞其能电气有限公司风力发电设备制造车间
  潍坊大洋自动泊车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15层液压立体车库,包含了该公司52项专利当中的22项,创造了7项国内行业记录。



  据省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潍坊在累计专利申请量和累计专利授权量方面,均位列全省第四。今年上半年,我市专利申请显现出发明专利申请、大专院校申请和企业申请大幅增长的态势。
  潍坊专利申请全省居第四
  来自省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6月底,潍坊全市累计国内专利申请量42933件,在全省17市列济南、青岛和烟台之后,居第四位。
  全市国内专利申请量按专利种类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分别为608件、2346件和689件,较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91.19%、32.84%和-10.75%。
  统计数据同时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全市累计国内专利授权量为23955件,在全省17市中列济南、青岛、烟台之后,居第四位。
  2011年上半年,全市国内专利授权2249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72件,增幅为26.56%;专利授权量在全省17市列济南、青岛之后,居第三位。
  在全市十五个县市区及市属开发区中,上半年专利授权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高新区(370件)、诸城市(360件)、青州市(282件)、临朐县(209件)和寿光市(203件)。
发明专利申请量增九成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市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为608件,较去年同期增长290件,增幅为91.19%,发明专利申请量在全省居第五位。
  2011年上半年,全市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48件,较去年同比增长138.71%,占上半年全市授权总量的6.58%。
企业专利申请继续占大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据省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潍坊市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占到上半年申请总量的一半多。专业人士称,这在潍坊专利发展进程当中,是一个好现象。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市企业专利申请量为1847件,较去年同期增长693件,增幅为60.1%,企业专利申请量在全省居第三位;企业专利申请所占比例为50.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35个百分点,居第二位。
  数据还显示,2011年上半年,潍坊全市企业专利授权量为1333件,较去年同比增长51.48%,占上半年全市授权总量的49.52%。 
大专院校申请增幅翻两番
  业界人士透露,近年来,虽然潍坊市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一直在不断上升,从质量和数量上都出现了良好态势,然而驻潍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而在今年的统计数据当中,驻潍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潍坊市大专院校专利申请106件,超过去年全年大专院校申请量29件,同比增长265.5%,增幅明显。
透过数据析解析喜与忧
  面对这一组数据,外界从中读出了自豪。而潍坊市知识产权局却透过令人喜悦的数据,解析出了数据背后潍坊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喜与忧。
  潍坊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孟祥仁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全面分析了上半年潍坊专利工作发展的走向。
  他说,从总体上看,今年上半年,专利授权数量稳步增长,结构明显改善。从上半年全市国内专利授权情况看,国内专利授权数量稳步增长,增幅为26.56%,高于去年同期13.23个百分点。尤其是发明专利授权量增幅明显,同比增长达到138.71%。同时,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同期授权总量的比例也由去年同期的3.49%上升为6.58%。
  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的增幅相比,孟祥仁更看重这组数据当中,企业专利申请量和大专院校申请量这两个量的提升。
  “专利转化率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国家到省市都在努力提升专利转化率,但从效果来看并不十分明显。”孟祥仁说,“专利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那么它的作用便显现不出来,说得直白些专利证书只是一张纸,但如果转化成了生产力,那它的作用就不可小视了。”
  采访中,孟祥仁告诉记者,所有授权专利中,并不是一概转化率都低,相比较而言,企业申请并成功授权的专利,转化率要高很多,普遍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有的转化率甚至更高。“抓专利转化率,从抓企业专利申请入手,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孟祥仁说,今年上半年,我市企业专利申请增长迅速,占比保持领先。
  “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潍坊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有明显起色。”孟祥仁说,在今年上半年的专利申请当中,不少大专院校申请的专利都有学生的直接参与,这一势头让人很是欣慰。“大专院校当中,专利风气浓了,可以从学生思想当中培养起重视知识产权的意识,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就能成为知识产权的生力军,而社会上正缺少这些人才。”孟祥仁说。
  孟祥仁同时表示,2011年上半年,全市国内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保持了量增质高的良好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在三种专利申请中,最为核心的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占比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一是我市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高水平发明创造少,尤其缺少原创性发明;二是我市的知识产权人才缺乏,高水平且懂专利的技术人才、中介服务人才数量远远不能适应需求;三是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还很薄弱,特别是企业对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地位认识不足。而所有这些都表明,潍坊要想成为专利强市,任重道远!
      □本刊记者 骆雁峰 朱永昌
       通 讯 员 潘明惠 张砚友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