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创新务实富有成效的招商推介会 |
——就我市“三区”战略合作推介会在京成功举办访市招商办主任李乐忠 |
|
为进一步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战略实施,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一九五一”任务目标和思路举措,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招商办具体承办的潍坊市实施“三区”战略合作推介会于9月15日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推介会,不仅有效宣传推介了我市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扩大了潍坊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而且洽谈签约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我市“三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此,记者采访了市招商办主任李乐忠(以下简称李) 记者:本次推介会是我市推进“三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引起了政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在提升推介会层次和影响力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李: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在筹备工作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和设计,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岗和副市长王树华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并就人员邀请、方案制定、签约项目筛选、图文资料审定和会务接待等细节问题进行了具体安排,为推介会圆满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为提升推介会的层次和影响,我们充分动员和发挥各方面力量,全力邀请在“三区”开发建设中具有影响力的高层领导和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界人士参会。中联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等国家部委6位部级领导同志和12位司局级负责人应邀与会。中国国电集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等中央直属企业决策层领导,阳光保险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等中国品牌企业负责人,德国西门子、美国强生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驻华代表以及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外国驻华商务机构负责人等180多名嘉宾和客商应邀与会。推介会期间邀请了中央、省级主流媒体30余家到会进行集中采访,刊发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稿件,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应。 记者:这次推介会规格层次高、影响力大,我们在项目洽谈签约上有哪些侧重和创新? 李:这次“三区”战略合作推介会,我们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筹备,高质量完成”的要求,广泛吸取借鉴国内外先进办会理念,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整体策划,精心设计市情展览、专家交流、项目推介、恳谈签约等一系列活动。紧扣“三区”战略合作主题周密部署,坚持以项目为抓手,以“三区”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城市规划建设、交通运输、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等内容,优选包装项目,积极寻求战略合作伙伴。同时,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展示了我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展潜力。会前安排了“魅力潍坊、成就梦想”图文展览,会议期间,市委主要领导介绍了潍坊市情、“三区”发展战略构想,专家学者和在潍投资企业代表现身说法,肯定了潍坊的投资环境和企业在潍投资发展的潜力。整个活动既有专家介绍、领导致辞、企业家发言,又有项目展览推介和恳谈签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在潍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为面对面推项目、点对点谈项目、有针对性引项目,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 记者:我们通过提升推介会层次,创新办会方式,举办了一届不同于以往的推介会,成果一定很喜人吧? 李:此次推介会,我市对国电新能源开发、修正药业产业园及研发中心、大汉飞龙集团飞机制造、中国远洋仓储物流等25个重点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合同(协议)利用市外资金597亿元,均符合“九大突破”和“三区”建设要求。其中合同项目24个,合同利用市外资金397亿元;协议项目1个,协议利用市外资金200亿元。签约项目中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项目5个,利用市外资金38.8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6个,利用市外资金109.8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10个,利用市外资金181.4亿元;节能环保项目1个,利用市外资金200亿元;现代农业项目1个,利用市外资金22亿元;文化产业项目2个,利用市外资金45亿元。这次集中签约的重点合作项目,与以往推介会签约几个单体招商项目相比,具有园区化、基地化的特点,且规划、政策、项目一起推进,项目落地开工的拉动支撑效应更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大。 本报记者 周兴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