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连线基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上口农业看“特色”
诸城农民家门口上大学
寺头镇多措并举防秋汛
戴眼镜的芦花鸡
“孝村”新事多
养殖观赏鱼也能助农致富
边检窗口前移 方便服务群众
别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11年09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孝村”新事多
本报记者 苏保温 通讯员 崔广杰 郑秀宝



  近日,记者在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看到,4台挖掘机正在紧张的施工作业,挖土、整平、夯实,人工作业更是热火朝天。侯王村党支部书记冯先家说:“正在建设的是一个18000平方米的孝文化广场,俺们抢工期、赶进度,确保在9月23日前建好,保证孝文化颁奖典礼顺利举办。”据了解,山东省第六届孝子颁奖盛典将在该村孝文化广场举行,届时,山东电视台将在此举办大型颁奖典礼。
  近年来,青州市大力弘扬孝德文化,坚持以孝治村治家,充分发挥孝文化在教化育人、社会秩序构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侯王村就是以孝治村的典型,在孝文化的感染下,这个纠纷不断、经济滞后的落后村已步入了青州百强村的行列。
  谈到村子的致富路,冯书记说:“多亏了孝文化,俺村才有了今天。”1998年,34岁的冯先家调任侯王村党支部书记,那时的侯王村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经济落后不说,邻里纠纷、家庭矛盾不断,各方面情况都很不乐观。“当时俺就想,要让村里经济发展,必须要先凝聚人心,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心往一块聚了,劲才能往一块使。刚提出以孝治村这个方针时,村民们都不看好,觉得俺们是在浪费时间,村委压力着实不小。”说起过去,冯书记很是感慨。
  经过村委干部的不懈努力,该村形成了一系列以孝治村的政策规范,从“知孝、倡孝、督孝、评孝、传孝”五个方面入手,大力实施以孝治村。通过签订《赡养保证书》,规范了孝的具体内容;每个季度举办“孝敬父母好儿女”、“孝敬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督促并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在村干部的带头下,以孝治村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村里的各方面工作也顺利开展起来,经济有了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侯王村“以孝治村”成功经验的推广,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村子已经变得家喻户晓。2008年5月,该村成功举办王坟镇首届孝文化艺术节;2009年村“两委”倡议建起了“孝文化广场”,里面设置了“孝文化”名言警句、“二十四孝”、“弟子规”、“百孝石”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从这里走进课堂,走向社会;2010年该村成功举办了青州第二届孝文化艺术节,来自各地的孝文化专家和学者出席了开幕式和“以孝治村”研讨会,并对该村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中华孝道》摄影组还专程到村里录制了节目。该村先后被评为“青州市文明村”、“潍坊市文明村”、“山东省孝文化教育基地”等。
  王坟镇纪委书记李学倡告诉记者:“正在建设的广场是一个多用途广场,不仅可作为孝文化广场,也是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是该镇的一项民心工程。”他说,该镇目前的集市贸易面积都很小,已不能满足日益富裕起来的王坟人的经营需求,同时随着侯王村的孝文化名气越来越大,也需要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这个多用途广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繁荣当地集市贸易,活跃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为孝文化的发展宣扬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