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创新平台 引聚高端人才 |
高新区打造支撑创新发展“动力航母” |
|
|
本报讯 (通讯员国栋 振江 陈潇)近年来,高新区一直以高举“潍坊智造”大旗、打造“中国创造”品牌为己任,通过搭载体、建平台、引项目、聚人才等举措,强力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打造支撑创新发展的“动力航母”。今天这艘“动力航母”已搭载上诸多国字号、省字号强力引擎: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有国家级、省级产业化基地18个、2个国家级孵化器,1900多名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在区创业……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和主阵地。高新区坚持把企业放在科研创新的最前沿,千方百计助推企业自主创新。2008年以来,先后为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国家扶持资金、政策性贷款、创新基金、创业债券150多亿元。大投入,带来的是企业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百花争艳”和累累硕果,目前,高新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69家、国家级研发中心10家、省级研发中心43家。 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要素。为此,该区实施1300人才工程,每年拿出1300万元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允许人才以专利、发明等要素投资、入股,参与收益分配。各类人才只要拨打“人才服务热线”,会有专人为其在项目申报、成果孵化、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全程无忧服务。广阔的发展空间、优质的服务,使高新区成了吸引高端人才的强力磁场,目前已吸引6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2名进入省“万人计划”第一层次人选、150名海外人才等高端人才在区创业。 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高新区虽居国家级产业化基地、国家级孵化器、省级以上自主创新型企业数量全省第一的位置,但丝毫没有放慢“创新”的脚步,正全力抢占数字动漫、云计算、光电检测等十大新兴技术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和关键领域。在其110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各大创新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投资200多亿元建设的生物园、软件园、光电园、汽车园成为支撑发展的4个擎天柱,投资20多亿元正在建设国家半导体器件质量监督检验(潍坊)中心、IBM智慧软件公共技术平台、国际软件标准实验室……这些创新平台将为企业加速孵化打造高端服务链。 高端人才、创业平台、研发中心、产业基地……各类创新资源的高度聚集,使高新区的创新驱动和要素支撑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并驾齐驱、比翼双飞,加速向创新型国家科技园区迈进。“十一五”期间,该区申请专利1839件、获得授权1648件,荣获59项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完成82项科技成果鉴定,均居全市第一。今年已申报专利515件,获得授权370件,稳居全市首位。 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催生该区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成几何式增长,只占全市1/144土地的高新区,产出了全市1/16的地区生产总值、1/9的财政总收入和1/11的地方财政收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