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外交部国防部抗议美国对台军售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不容侵害
巴勒斯坦数万民众集会支持“入联”
奋力推进科学发展新突破
恒信“绿色行” 引领低碳新生活
福岛第一核电站多个机组受强台风影响
北约再度延长利比亚军事行动授权
美联储宣布延长4000亿美元国债期限
袁隆平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千公斤目标可实现
15家网站因涉枪涉爆信息问题突出被挂牌整治
我市召开迎接中国人居环境奖现场考察再动员大会
2011年09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推进科学发展新突破



  □本报记者 马廷刚   

  近日,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检查组来我市开展检查。在认真听取情况介绍并进行实地检查后,检查组一行对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九五一”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实现“十二五”开局之年科学发展新突破,狠抓重点工作任务的推进落实,工业生产总体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投资总量继续扩大,消费市场健康活跃,对外贸易继续强劲回升,财政收入增速平稳,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健康态势。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1.5亿元,增长11.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45.4亿元,增长32.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6.9亿元,增长2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
  成绩可圈可点,更令人欣喜的是,全市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明显加快——
  深入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抓好农业转型发展和农产品升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推动潍坊农业加快迈向品牌时代,全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到507万亩、品牌1290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大力培育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实施新兴产业示范工程,重点围绕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新医药和海洋开发五大产业,有限选择、重点突破,推动新兴产业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式发展;培育认定国家备案高新技术企业52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9家;高新区的“63513”工程,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新兴高端产业示范工程;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096.26亿元,同比增长28.2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86%。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上半年,我市137家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1.55亿元,同比增长58.9%。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点推进“三个千亿”计划,以千亿级投入,打造千亿级产业链,造就千亿级企业,突出抓好百万辆汽车、千万吨石化、百万千瓦光伏电池、50万盏LED路灯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服务业,突出抓好“四大载体”建设,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外向型服务业、高端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优先支持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科技信息等重点产业迅速壮大。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00亿元,增长12%。
  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6.9亿元,同比增长22.8%。1-7月份,全市过亿元大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9.6%,“九大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7%,服务业投入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3%,民生投入增长速度达到75.2%;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北汽福田潍坊多功能汽车厂一期20万辆整车、中海油海化石化盐化一体化、英轩重工工程机械等项目取得新进展。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今年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亿元,增长16.8%;接待国内游客1695.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1.5亿元,分别增长24.1%和30.2%;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全市3A级物流企业达到5家;信息服务、创意产业、动漫传媒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外经贸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积极优化出口和利用外资结构,推动出口产品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转变,引导外资投向新兴产业和高端研发制造环节;今年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8.8亿美元,增长32.7%,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节能减排强力推进。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初步建立了集研发、生产、应用为一体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企业、产业、园区和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创建了10个循环型经济园区、61家循环型企业,形成了20种循环经济模式。
  科技对经济增长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带动提升我市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能力。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8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9家,市级以上孵化器达到15家,孵化企业2760家。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强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把培养引进人才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深入推进人力资源综合开发,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区域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大力推进北部沿海开发,努力把潍坊打造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增长极。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强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城乡社区化管理实现全覆盖。
  社会、民生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出台的增加居民收入、补贴、低保、救助等各项惠民政策,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
  今日蓄势待发,明日一飞冲天。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迈出坚实步伐、积蓄强大后劲的潍坊,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释放出内生增长的强大动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