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内·国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去世
美国会拟立法惩罚人民币遭多方批评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
“小长假”撬动“大经济”需要持久动力
上海地铁“9·27”事故原因查明
山东“十二五”将创建3000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北大清华跻身最新世界大学排行榜百强
2012年国家公派留学规模扩大至16000人
2011年10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长假”撬动“大经济”需要持久动力



  国庆小长假,经济大舞台。假期临近尾声,各地开始陆续盘点今年国庆的“经济账”。
  利用“黄金周”平台,做足“假日经济”文章,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全国假日办发布的旅游信息通报显示,截至10月5日17时,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406.76万人次,同比增长11.76%;门票收入20677.13万元,同比增长12.09%。预计今年“十一”小长假,又是一个丰收的“黄金周”。
  不光是旅游业,其他商业促销也此起彼伏。房地产业抓住“金九银十”的时机降价销售。有些商家七天的收入抵得上平日一个月的营业额,国庆长假被称为“黄金周”,实至名归。
  “十一”小长假,也折射出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旅游市场火爆的同时,我们看到了摩肩接踵的“人海景观”;在国庆团购、网购兴起的同时,我们体会到售后服务跟不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烦恼;在很多城市,打车难问题凸显,景区、宾馆逢节必涨让游客啧有烦言……
  旅游“扎堆”问题被“黄金周”放大,集中反映了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导致出游时间过于集中,优质新景点的开发速度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旅游市场需求等等。专家认为,平时带薪休假制度如果得不到完善,势必影响到“黄金周”的含金量。当假期经济被接二连三的问题所侵蚀,再大的“金矿”也会被掏空。
  假日经济不是一锤子买卖。收益在假日内,但大量的功夫却在假日之外。“小长假”撬动“大经济”需要持久动力,需要不断地发掘引导百姓需求,需要各行业加大假日经济新品研发,更需要交通、餐饮、住宿、安保等配套环节的不断完善。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