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安顺广场公园
白浪绿洲湿地公园一角
坚持生态立市 改善人居环境
坚持资源节约 促进可持续发展
注重民生为本 营造幸福家园
弘扬和谐文化 提升城市品位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和谐潍坊  宜居家园
2011年10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生态立市 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名片】
  1.城市绿地率41.07%;
  2.市绿化覆盖率42.06%;
  3.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44平方米;
  4.市区域噪声平均值为53.2分贝,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市区内无IV类以下水体;
  5.2010年空气质量API≤100的天数348天,占全年的95.34%。

  绿色是生命的底色,也是潍坊的城市本色。走进潍坊,一片片绿色扑面而来。无论是行走在路上,还是散步在游园,都是上有乔木遮阳、中有花木飘香、下有植被盖地,处处绿色萦绕,令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绿色,不再是这座城市的装点,已然成为潍坊的美丽容颜。
  潍坊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绿化工作,坚持把城市绿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宜居环境的重要内容紧抓手上,明确提出“绿色是潍坊的城市本色”,牢固树立“生态、自然、人本、节约”的绿化理念,坚持以绿治脏、以绿治丑、以绿治乱,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
  2004年以来,潍坊市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编修,先后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及水系环境、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提前对中心城区各类用地进行控制性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不断深化城市设计,引导城市科学、有序发展。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一心、一环、一廊、一轴”的城市发展空间建构。投资164亿,启动了中心城市生态圈、河流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生态市建设“十大重点工程、百个建设项目”,定期调度,强力推进,持续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精心打造以绿树、碧水、蓝天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城市新风貌。
  在生态绿化方面,自2007年起,每年都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增绿增色”、“黄土不露天”等绿化工程,在市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景区、河道两岸等区域大量栽植高大乔木、常绿树、花乔木和花灌木,新增园林绿地1000公顷、公共绿地400公顷,累计栽植乔木120万株,约是前10年的总和,实现了城区绿量翻番、花量翻两番。相继建成了人民公园、植物园、安顺广场等一批园林精品项目,新改扩建了北海路、玄武街、潍高路等林荫景观大道,建成街头游园136处,让居民走出家门,500米内就能享用绿地、亲近自然。将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冬”设为“冬季植树日”,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掀起社会绿化新高潮。坚持以“绿色潍坊、宜居家园”为主题,连续五年组织开展了“无偿送绿”、“绿地认养”等形式多样的社会绿化活动,营造出了人人植绿、人人护绿、人人爱绿的浓厚氛围。实施绿化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零缺陷”集中整治活动,市区绿地基本达到了“无缺苗、无死枝、无垃圾、无尘土、无残缺”的“五无”绿化养护标准。经过努力,市区园林绿化工作实现了由景观绿化向生态绿化、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春季绿化向四季绿化的转变,营造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城市绿化新景观。2010年2月,潍坊市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对流经市区的张面河、虞河、白浪河和浞河四条河流进行了全线改造和生态修复,形成了风景秀丽、蜿蜒20多平方公里的滨水景观带。张面河和人民公园改造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虞河经过整治,形成了珍珠项链式的城市风景带。浞河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白浪河上游建成了10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成为江北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和北方的“烟水江南”,先后被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水利风景区。昔日污水横流,今朝白浪绿洲。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白鹭、喜鹊、啄木鸟等30余种野生鸟类在此繁衍生息。潍坊已成为“中国最具魅力湿地城市”之一。   另外,潍坊市还加强了对工业废气、燃煤烟气、扬尘、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对城区空气质量实行24小时自动监测,全面启动实施机动车环保检验制度,城区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