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价调整不存在“涨快跌慢”问题 |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油价下调答记者问 |
|
国家发展改革委10月8日发出通知,决定自9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300元。记者当日就相关热点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方面负责人。 问:8月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为什么现在才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答:按照现行定价机制,国内油价调整主要是依据国际市场一段时期内相关原油价格变动情况,也就是说,国际市场某种原油某一天或某几天价格变化较大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不会调整,只有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家才会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主要为了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 今年4月国内油价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总体呈现高位震荡态势。此后,由于美国和欧洲债务危机日益加重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加之市场担忧欧美经济二次探底,国际油价震荡回落,特别是9月下旬以来加速下跌,10月4日,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和英国北海布伦特轻质原油价格分别跌至每桶75.7美元和99.8美元。如果单纯从时点价格比较,国际市场油价从前期每桶120美元的高点回落至目前水平,下降幅度确实早就超过了4%。但从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看,有一个逐步回落的过程,近日才达到4%的调价边界条件,国家因此决定适当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 问:近日有网民称国内油价“涨多跌少”、“涨快跌慢”。您对此有何看法? 答:2008年底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十六次调整,其中十升六降,价格总水平有所上升,但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油价上升所导致的。2009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总体上呈现震荡攀升态势,美国西德克萨斯原油和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从2009年初的每桶35美元和40美元涨至目前80美元和100美元。从国内市场看,为减缓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国家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形势、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控。 我国油价调整不存在“涨快跌慢”问题。消费者之所以出现误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和调价操作办法比较复杂;而且由于计价周期为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客观上导致了国内外价格变化不同步。(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