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卫生
 
标题导航
大学生就业观念新气象
河北成安千亩辣椒喜获丰收
产妇被麻醉却等不到医生,岂止是悲剧
多举措确保车辆安全运营
2011年10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就业观念新气象



  面对今天的就业新形势,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怎样的变化?日前,记者作了专题采访。
重知识与创业
“官本位”逐渐淡化

  采访中,潍坊学院应届毕业生马晓丽说:“离校后,打算找个单位实习一段时间。不过,最终还是打算自己干点事情。”
  与马晓丽一样,很多学生都选择了毕业以后自主创业。潍坊学院招生就业处一位负责同志说,从他们最近的一次调查来看,在“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问题的回答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已远远超出20%的比率,已超过选择“政府机关”的同学,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同学仍然看重事业单位,尤其是教学、科研等知识高聚集型单位,而以往“政府机关”这一热门行业并未显出优势。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学生的重要选择,说明当代大学生对自主创业观念已基本接受,凸显出对知识密集型单位的青睐,正逐步树立自主创业意识,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重经济待遇
更重发展前途

  如今,众多学生在择业方面经济待遇与发展前途并重。
  应届大学毕业生小刘告诉记者,绝大多数同学认为选择职业时“行业发展前景”、“施展个人才干”、“薪金报酬”三个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经济待遇仅仅是很小的一方面,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说才刚刚走上社会,大量财富的积累还是以后的事情。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新一代大学生的个体意识逐渐加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关注生存条件。在择业观上既重经济待遇,把它作为生活的基础,同时更重视前途发展,有较强的事业心。
择业目标趋向多元化
  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观,制约着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和对地域的选择。如今,由于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择业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导致了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多元化倾向。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未来从事职业行业领域的选择,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过去那种选择职业集中单一行业的现象正在淡化;其次,是对工作地域的选择。“选择大城市”的状态在大学生就业流向上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如今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也在逐渐增多,有的大学生选择大西北地区,这也说明在就业单位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广大学生已不仅仅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城市,与当前社会上人才回流趋势相吻合。
自我评价趋于理性化
  “实际上,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来说,我们还有很多知识不完备,特别是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几乎是空白……”应届大学毕业生陈洁客观地对记者说。
  就如陈洁一样,目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对自己“有几斤几两”、用人单位有着怎样的用人需求,有着较为实际的评价,认为应该从实际出发,工作既要适合于自己,自己也要适合于工作,适合于用人单位。这一系列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当代大学生自我评价已从“以自我为中心”逐步转向理性化。     记者郭保礼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