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财富·深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卫生
 
标题导航
杨洛书:“我会维权到底!”
机印年画使杨家埠蒙羞
维权事件敲响非遗保护警钟
我愿免费为杨老打官司
2011年10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者王恒升:
维权事件敲响非遗保护警钟
  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恒升



  “机印年画给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敲响了警钟。”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恒升教授说。
  “在工业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当脆弱的,所以尤其需要保护。”王恒升告诉记者,因为机印版省时省力,而且成本低廉,如果不加以制止的话,同样的产品,机印品因其价格优势,会更有“市场”,任由其发展下去,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挑战,渐渐从我们的视野当中消失,如果等到它消失的那一天,政府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才想到拯救它,那就为时已晚。
  “通过现在的情况,我们看到的是杨洛书老人在奋力维权,但还没有看到官方因此而产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新的保护措施出炉。”王恒升认为,当杨洛书老人在为自己正名的时候,其实也是政府借机研究如何更完善地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宗传承,让其艺术价值得到久远保存的时候。
  “我们平时都在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突破口并不好找,现在杨洛书的事件出现了,这正好给我们一个提醒,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先从保证其权益不受侵犯,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入手。”王恒升说。
          本刊记者 骆雁峰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