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数字化城管铸就为民服务品牌
我市毕业生从事家政业等同基层工作经历
农民致富搭上“网络快车”
在世界屋脊刻下潍坊印记
山泉流进村民家
我省“十二五”期间最低工资标准将年增13%以上
2011中国(寿光)国际水利建设暨农机装备展览会隆重开幕
2011年1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泉流进村民家



  本报记者 刘建强 见习记者 窦圆娜 通讯员 陈安金
  10月31日,对于安丘市柘山镇程家车庄村的老少爷们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因为大家渴望已久的甘泉终于从村外的山沟里引进到了村子里,流进了每户村民家中。
  程家车庄村坐落于柘山镇西南部,是个比较典型的山区村庄。近几年由于水位逐年下降,以前的不少水源地都逐渐干枯,人畜吃水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以往的历届村级班子,虽然都为找水源费了不少心思,但往往一口水井用不了多少时日就被废弃,吃水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今年4月,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立,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吃水难问题。他们请来水利技术人员,不辞辛劳翻山越岭,连续勘探了近一周的时间,终于在离村3.5公里的一条山沟里发掘出了一眼旺盛的清泉。泉水找到了,可引水所需的资金又成了难题。这时,恰逢安丘市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查民情、解民忧”活动,安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组进驻该村了解村情后,立即同干部群众一起,查看实情现场办公,经过反复考察论证之后,制定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饮水方案,并当场拍板定案:引水工程的一切物料、资金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协调帮助解决,村里出人力劳力,共同完成引水进村的任务。
  说干就干。10月19日,满载一卡车的输水管道运到村里;紧接着,村“两委”干部带领全村党员、群众齐上阵,开山劈岭凿沟挖坑,铺设地下输水管道。经过十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他们终于在山泉口旁边砌起了一座日存水量达300立方米的蓄水池,铺设完成了3600米的地下输水管道,利用地理自然优势,将高处的山泉水引进了村,自流到了户。
  “哎呀,这水可真甜!来,大伙儿尝一口!”70岁的张大爷盛起一瓢水,喝上一口,兴奋地招呼旁边的人尝尝这水的味道,并随口哼起了小调:“不用电,不用油,龙头一开水自流;喝一口这水,甜透了俺们的腮帮子;想一下这事,暖透了俺们的心窝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