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国内·国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我国将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2011年沙特麦加朝觐进入高潮
希腊总理开始筹组联合政府
在世界屋脊刻下潍坊印记
2011年1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世界屋脊刻下潍坊印记



  本报特派记者 张振民
  潍坊援藏项目在南木林县不断增加,援藏领域在不断拓展,援藏方式在不断创新。援藏干部把西藏的政策、资源和区位优势同潍坊先进的思想、经验、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援藏,走出了一条带有潍坊印记的援藏新路子。如今,在南木林随便问起一位藏族群众,他们都能随口说出身边的潍坊援藏项目和带来的变化。在南木林县,潍坊援藏工作的创新思想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镌刻在“世界屋脊”上的潍坊印记。
大棚蔬菜乐了藏族牧民
  9月4日,记者在艾玛乡山巴村采访时看到,潍坊技术援藏干部、农艺师刘国新正在土豆地里指导当地种植户进行田间管理。刘国新告诉记者,土豆种植是当地的传统产业,当地是沙土地利于土豆生长,加上地处高原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干物质多,土豆的口感好。但是由于当地农牧民一直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土豆的产量一直比较低。在援藏的潍坊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当地种植户正在积极地学习高垄栽培、地膜覆盖等精细化管理方法,届时土豆产量与质量将大幅提高。
  随后记者跟随刘国新来到南木林县职业技术培训学校蔬菜种植基地看到,几个蔬菜大棚里栽种了芹菜、韭菜、小白菜、油菜、茄子、辣椒等蔬菜,还有两个大棚里采用立体栽植的先进方法栽植了西瓜。
  刘国新介绍说,援藏工作组今年投资200万元在培训学校新建了20个大棚的蔬菜种植基地,专门从寿光购置了优质的蔬菜种子和西瓜种子进行试种。以韭菜为例,今年5月份第一茬韭菜收割后,因为从来没有见过,送给当地农牧民,他们也不吃,但后来尝到韭菜炒鸡蛋的美味后,他们便时常偷偷地去割,导致韭菜长势不旺,后来刘国新不得不下了“限割令”。
  南木林县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次旺加措告诉记者,当地也种植西瓜,是在大田里露天种植,这种在大棚里立体种植西瓜的模式还是第一次见,大棚种植与露天种植相比,西瓜的生长期缩短了至少一个月;单位面积内,立体种植是原来传统方法栽种西瓜苗的3至4倍,这些都有利于减少种植户的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入。
  援藏干部、南木林县县委书记秦维强告诉记者,目前全县17个乡镇200多个学生在基地学习培训,等他们学成后将作为技术骨干将潍坊先进的瓜菜种植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传播,以此为示范和带动,计划3-5年内发展大田瓜菜种植1万亩。
点滴真情暖了群众心窝
  援藏工作组时刻牢记自己援藏干部的身份,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着潍坊援藏干部对藏族同胞的拳拳之心,他们的一个个情暖高原的举动都被当地干群尽收眼中。
  为科学规划援藏项目,援藏工作组数次徒步涉过无桥无路的牛河,现场仔细察看,听取各方意见,最终在该区域确定了两万亩饲草基地项目和牛河流域治理项目。
  为打通南木林至纳木措的旅游线路,援藏工作组上高山,下沼泽,无路的地方就骑着当地群众的摩托车和马匹,终于探明了线路。他们深入基层摸情况的举动感动了当地干部群众。2010年8月湘河爆发洪水冲毁堤坝,险情面前,援藏干部身先士卒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察看水情,制定抢险方案,当地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干劲大增,在最短的时间内修筑了副坝,排除了险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改善校舍的同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援藏干部挂在心上的头等大事。在潍坊援藏干部帮助下,如今南木林县实行了一个细化为36项的教育评估办法,全县教育工作有了明确的发展思路,教学质量也上了一个大台阶。39岁的南木林县教育局副局长普琼先后与两批援藏干部共事,他告诉记者:“过去我们的教学大多是照本宣科,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现在能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学,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这和潍坊援藏干部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分不开。” 
  秦维强告诉记者,援藏的目的是为了“造血”,而不是“输血”,在南木林县,援藏干部展现的不仅是潍坊人的精神风貌,还带来了资金、项目、技术,以及沿海发达城市先进的思想观念,快捷的办事效率和务实的作风。只有促使这些好的经验、思路和做法在南木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再在实践中转变成当地的成熟经验和做法,才能达到“造血”,而不仅仅是“输血”的目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在南木林县,潍坊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已深入人心,潍坊援藏工作的创新思想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镌刻在雪域高原上的潍坊符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