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内·国际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教育
 
标题导航
美“好奇”号探测器踏上火星之旅
美国发射的火星探测器
国务院已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订校车安全条例
7名中国公民在朝鲜交通事故中遇难
阿盟提出对叙利亚的制裁建议
巴基斯坦要求美国限期内撤离巴空军基地
德班气候大会——关乎地球未来的博弈
2011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班气候大会——关乎地球未来的博弈



  定于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举世瞩目。因为,气候谈判的重要依据——《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到期,第二承诺期谈判迄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引发各方关切和忧虑。德班会议能否就此取得全面和均衡的结果,事关重大。
  给地球“降温”,这场谈判严峻而紧迫。唇枪舌剑,各说各话、无所作为,不利于实现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联合行动起来,将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小化,造福子孙后代。
  遗憾的是,这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在实际谈判中,往往被抛到一边,以至于目前连谈判法律框架都面临存续危机。一些发达国家在早前的几次谈判中公开表示,将不承认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这不禁使人们质疑,这个地球难道不同样属于它们?
  众所周知,《京都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是当前唯一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减排协议。它考虑了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照顾到了各方利益,力图划分承诺期,分阶段促进全球减排。任何抛弃议定书、否定第二承诺期和拖延谈判的做法,都不利于应对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合作。
  尽管如此,部分发达国家却想方设法弱化议定书,进而不承认第二承诺期,不但自身减排意愿降低,而且想让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埋单”。发达国家的不肯作为,导致了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跌宕起伏。
  当前,地球上人类活动增加的温室气体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排放的,发达国家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且不说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纷纷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即便按照两年前八国集团和经合组织推出的减排路径,以2006年为基点到2050年,发达国家人均累计排放量仍是发展中国家的2.3倍到5.4倍。
  因此,国际社会急需发达国家做出表率,展示更多诚意与灵活性,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双轨谈判机制,与发展中国家一道完成人类减排的重责大任。
  从哥本哈根会议到去年的坎昆会议,再到如今的德班会议,气候谈判法律基石存续已经到了攸关时刻。仅仅在政治层面表达关注远远不够,期待德班与会各方能够打破僵局、缩小分歧,切实推动全球减排控温行动。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