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杜绝变相高息揽储,近日监管机构叫停一个月期限以内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此消息传出后,一个月期限内的银行理财产品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据有关数据显示,短期理财产品在银行所有理财产品中,曾占有四成的比重。而随着年底的日益临近,市民参与金融产品理财的热情再度高涨,在告别短期理财产品后,有哪些类似的短期高收益替代品? 对此,《财富周刊》记者对我市多家银行及证券机构进行了走访。
货币市场基金与国债是首选 据我市中信银行业内人士介绍:“面对现阶段短期理财产品的撤销,建议我市的投资者,如果依旧想通过购买1月期以下理财产品来进行现金管理的话,可以选择货币市场基金,或者通过证券公司等二级市场参与国债回购等方式。而作为货币市场基金,个人认为是目前可替代原有短期理财最好的现金管理途径。近期有多支货币市场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达到6%到7%的水平。另从实际收益率来开,约70多支货币基金中,有43支基金的全年收益率已超过3%。这两类投资品种的投资收益和管理时间,和目前市场上的1月期理财产品类似,投资者可以将其作为替代品进行配置。” 虽然相对比此前一月期理财产品4%到5%的收益率,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收益略显逊色,但其兼具的灵活性和流动性特点,却远优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式。比如其它如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等投资方式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货币基金上的投资可迅速实现战场转移。不过,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受到银行利息政策调整的的影响,目前已进入加息末期。在原有的加息通道时,投资者强调的是“短平快”,而利率相对高位时,投资者应该理性寻找投资时机,尽量寻早高收益的中长期产品 滚动型理财产品也可为替代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虽然短期理财产品被“叫停”。但理财产品仍大有市场。另据央行近日公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9月末,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余额为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275亿元,同比增长45.7%。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我市多家银行在推常规理财产品的同时,也推出类似工行灵通快线的滚动型理财产品。例如招商银行的金益求金、建行银行的乾元—日鑫月溢、兴业银行的天天万利宝等。据我市兴业银行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这些产品可统称为滚动性理财产品,多为1天、7天、14天为一个投资周期,在产品开放日,投资者如不予赎回,产品将自动进入下一个投资周期。有的产品还是复利型,就是说本金连同当期投资收益一同滚入下一个周期继续投资。对于此类开放型理财产品,监管部门尚未作出限制。目前这些产品的收益率基本保持在4%左右,完全可作为短期产品的替代。” 对于这类开放式滚动型理财产品,并没有固定到期日,期限较短,在产品开放期,投资者可视需求随时进行申购或退出赎回,还可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随意增加或减少本金,因此十分对投资者的“胃口”。 投资股票市场 瞄准“新股上市” 据齐鲁证券工作人员王先生介绍,作为一种较为稳妥的投资方式,瞄准“新股上市”则是不二选择,在短期理财被叫停后,已有部分投资者试着将资金转移到这一领域。“新股上市破发的几率比较小。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开盘首日即下跌。如今年上市的有259只新股,破发率占到三成左右。当然,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平稳性高收益相比,这种投资方式显得有些不足。但在股票市场内部,这仍是最好的选择。” 另从王先生处得到的有关部门数据显示,假设投资者申购新股并在上市首日以均价卖出,结合上市首日均价和申购“中签率”来看,今年瞄准新股上市的收益率仅为0.1471%。 对于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替代品可选计划,更适合哪类投资者?王先生介绍:“由于新股申购的难度较大,需要的资金量相对较高,适宜有着一定资金和丰富股票经验的投资者,比如一个新股的申购价是10元,每一个号可买500股,申购一个号就要5000元。如果申购成功率是千分之五的话。你要买200个号,才能保证中一个。这就需要200*50000=1000000元,也就是一百万元,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同时,还需要投资者有着一定的股票投资经验,从破发率上就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新股上市都能带来收益。而作为短期理财产品的一种投资替代,瞄准新股上市进行短期投资,也需要投资者慎重选择。” □本刊记者 于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