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娱乐·体育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时评
 
标题导航
宫斗、穿越、涉案剧禁上黄金档 谁会更倒霉?
我们依然在路上
李金羽回鲁能担任副领队
劳尔古蒂将加盟中超?
NBA交易火爆进行中
2011年12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依然在路上



  ◎谭春溪

  看《转山》完全是出自于我的“高原情节”。今年夏天我第一次去了雪域高原。本来也是想骑行去的,装备都置备好了,却因为身体查出问题而不能骑行,改成了自驾游。
  所以当雪域高原那特有的壮美与孤绝扑面而来时,我仿佛又闻到了高原那稀薄但却纯净的空气以及浓烈醇厚的藏族风情。
  《转山》是一部小电影。我不知道影片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名字,因为没有比这个名字更不贴切的了。影片是一部普通的流浪体电影,表达了一种“在路上”的感怀与体验。因为是大陆和台湾合拍,充满了台湾片的文艺气息。镜头精致而细腻,特别是风景拍得令人震撼,唯美地表现了德钦山谷的隐世、梅里雪山云雾中的羞涩、邦达七十二拐的壮观、然乌湖的秀美等众多独特的高原景致。但文艺片的腔调,又让它无形中选择了过分唯美的表达方式,失去了现实性的力度。为了宣扬主人公的艰难,有意渲染了骑行进藏线的难度。我在路上见过成百上千的去拉萨的骑行者,虽然比我想象中更加艰苦,但却不像电影中所表现得那么强烈,更不至于艰难到了随时丧失生命的程度。
  而这一切,却无法掩饰影片内在的真诚。而真诚也是此片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特别是在表现藏族人的风俗人情和情感状态上,真实自然地展现了雪域高原上纯朴善良的藏民的生活状态,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体现了导演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也让我想起我所遇到的那些虔诚的藏民、热情帮助我、请我做客的喇嘛和寺庙里那种安祥、友好、天人合一的氛围。正是因为导演的这种真诚,藏族群众演员的表演才如此真实自然,不着痕迹,这点以前似乎只有在西方电影里面才会看到。
  影片中两位主人公骑行的心理历程也表现得比较充分而可信。书豪只是一个无法接受哥哥的死、要为哥哥完成骑行拉萨意愿的骑行菜鸟,一路上的风尘让他受尽洗礼,而洗礼过后也终将从内心里完成与哥哥最后的途程。而另一主人公李晓川则不折不扣地表现了“在路上”的人所寻求的精神状态,他放情地体验着这种在路上的恣意,不论是艰苦的环境,还是与淳朴的藏民的真诚交往,他都自在地与眼前的一切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体验式的人生状态。就像他说的,“因为我热爱生活,所以我要继续前行。”
  有人曾经问我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说是无尽的可能性。但这个可能性不是指风景,更多的是遇到的那些可遇而不可求的人与事。他们让你体验到最纯净的心灵与情感,体验到一种至善至纯的美好。在这种美好之中,你的心灵由此得到升华,变得更加地纯净。因此我依然选择在路上,寻求自我内心里原本的真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