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孟祥风 通讯员姚克强)今年以来,全市商务系统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一九五一”的部署,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凝心聚力,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积极作为,全市商务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对外贸易保持高位运行。1-10月份,全市完成进出口额116.8亿美元,增长26%。其中,出口86.8亿美元,进口30亿美元,分别增长24.4%、31%。狠抓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建设,集中政策、资金等要素资源予以支持,对37个基地项目进行评审,选定20个列入市级基地,诸城、寿光、昌乐申报省级基地;大力创建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全面推开示范区创建,在全省率先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安丘创建为国家级,诸城、寿光创建为省级,昌乐、青州、高密、昌邑列入全省重点推动范围;重点培育高新、滨海两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化工和农产品出口分别增长70.5%、72.4%和32.7%,拉动了进出口高位运行;组织300多家企业参加50个国内外贸易展会,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对俄罗斯、南非、阿联酋、巴西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增长73.3%、73.3%、84%、68.2%。 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升。1-10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7个;合同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84亿美元。创新招商方式,组织开展与世界500强交朋友年、招商引资万里行等活动,实施“234”工程。精心组织境内外3大招商活动,其中2011香港山东周活动签约外资项目40个,总投资49.5亿美元,合同外资20.1亿美元;突破服务业利用外资,新批金融业外资项目2个、房地产项目2个,到账外资分别为391万美元、5271万美元,增长404%。省级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承载力提高,光伏产业园、生物医药园、海洋化工园、珠宝产业园等一批“园中园”快速发展,9个省级开发区在全省位次前移,7个进入全省50强。 “走出去”战略实施保持全省领先。1-10月份,全市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18.9亿美元,列全省第一位,同比增长25.2%;外派劳务4570人次;新设立境外企业37家,投资额17488万美元,分别增长37%、40%。推动诸城桑莎集团投资柬埔寨5000万美元,在海外建设我市第一家工业园;推动山东电力三公司与印度泰米尔纳德电力公司电站合作项目合同额10亿美元,成为全省最大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推动山东恒易投资在澳大利亚投资2950万美元,从事商住综合高档公寓开发,房地产正式进军海外市场;争取到商务部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核准设立潍城、青州、临朐三家服务平台;推进中韩雇用制劳务实现首次派遣,目前派出166人,列全国四大机构前列;海外研发中心建设大步迈进,歌尔电子、共达电声、默锐化学等合资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从事新产品技术研发。 “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成效显著。以“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为总抓手,扩消费惠民生取得丰硕成果。1-10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7.3亿元,增长17.2%。3月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来我市专题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7月20日省政府在我市召开全省“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现场会,推广我市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经验。创建“中国寿光蔬菜指数”,成为全国第一家;家政服务体系建设争取到全省唯一的全国试点,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推广我市做法;争取和落实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试点,全面铺开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争取到国家财政3700万元资金支持;打造了“放心早餐”、“放心肉”、“放心菜”、“放心酒”四大食品安全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