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奎文:以人为本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 |
本报记者 卢姝言 通讯员 张尧娣 |
|
奎文区樱园社区9000平方米的音乐广场和6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是潍坊市最大的两个社区广场,两年前,与樱园社区一墙之隔的栾大爷每每路过社区广场,便禁不住满心的羡慕。那时候,他还是前栾村的村民,虽然住处已经交融,但他是村民,村委蜇居在两层的小楼上,根本没有多余的空间为村民们提供服务。 2010年9月18日,前栾村撤村设居揭牌,栾大爷正式成了居民,村改居后,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前栾村归属樱园社区,从此,栾大爷也可以没事在社区的活动室内锻炼锻炼身体、吼两嗓子画两笔,不仅如此,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转成了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限额也由原来的最多6000元上升到3万元,其他诸如教育、救助等公共服务也完全平等了。谈起这两年的变化,栾大爷一脸掩饰不住的喜悦。2008年的时候,栾大爷住的还是四间平房,村子在周围高楼的映衬下格外寒酸,当时搬进楼房是他最大的心愿,如他所愿,村里结合旧村改造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他不但成了股东,还分到总共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如今又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他笑着说:所有的愿望都实现了,偶尔再有点烦心的小事,政府也给考虑到了,设立了民情巡访员,有事找他们拉拉就行。 栾大爷说的民情巡访员是奎文区近年来通过公开招聘组建的一支特殊队伍,目前共有371人,其职责被概括为“速递民情、服务民生、和谐维稳”。政府统一配备了85辆民情巡访车,巡访员在固定辖区巡逻,有效将问题上访变为民情下访,截至目前,巡访员们已开展为民服务1500余次,成功化解各类矛盾429起,架起了政府和群众有效沟通的桥梁。 不仅如此,奎文区还在全区开展“领导干部社区群众工作日”、“进万家、送温暖、促和谐”、服务民生面对面、领导干部大接访等活动,和群众零距离交流,直接听取群众所需所盼。两年来,奎文区坚持新增财力的一半以上用于民生事业,重点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化、均衡化、一体化。加快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平台建设,组建了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通了“奎文民生在线”,与“12345”市长热线实行资源整合,大幅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大力推行社区信息化管理,加强集社区管理服务平台、社区门户网站、服务热线、电子阅览室、短信平台和12343“民生万事通”于一体的社区综合应用信息平台建设,普及推广社区“一键通”呼叫援助服务系统,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全市率先建成区级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配全了专业监控设备和车辆,形成了覆盖全区、无缝链接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城区街道实现了全天候监控、全日制保洁。 真诚的沟通必然会引发积极的互动。在奎文区最大的政府服务互动平台“奎文民生在线”上,200余条咨询纪录全部是日清日结,在群众评议的服务排行榜上,有19个部门的回复率和满意率都达到了100%,无数像栾大爷一样的市民正在政府的真诚服务中愿望成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