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寿光蔬菜全面推行“实名制”
焦美华:时装定制是一种生活追求
省高院领导来潍调研
我市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新闻发布会
2011年12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生产者规范 对消费者承诺
寿光蔬菜全面推行“实名制”



  本报讯 (刘瑞全 李建忠)“实名制就像是身份证,一方面可以促使业户加强自我约束,塑造品牌;另一方面,各种信息一目了然,也减少了买方的顾虑,利于培育固定的客户群。顾客在超市里就可以用蔬菜查询机通过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系统得知详细的生产信息。”寿光市燎原果菜生产基地负责人李春香说。
  走进燎原的生产监控室,笔者随手拿起一盒包装好的蔬菜,在显示器上把条形码一扫,电脑屏幕上就显示出了这盒蔬菜生产过程的完整信息:种植户刘伟、大棚所在地址、蔬菜生长情况、用药用肥情况、采摘时间等。笔者找到了刘伟,他介绍说:“我们的生产模式就是把农业做成工业。我从事的是‘标准生产线’,完全按照基地要求生产,同时把信息都记下来,就是‘实名制’的基础资料。”
  生产基地实行“实名制”,那村头地边市场呢?记者来到稻田镇吴家村北一个“购销点”,负责人刘长沙手拿一本《蔬菜市场进销货台账》热情地介绍,这一堆是哪个村谁的,这一堆是谁的……记者顺着看过去,蔬菜箱子整整齐齐堆成堆,少的十几箱,多的几十箱,箱子上都写着村名和人名,台账本对种植户和货主的信息有着详细的记录。记者还看到其他的记录本,《市场(基地)种植户信息备案台账》、《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报告单》、《山东省寿光市农产品产地证明》,都写得密密麻麻。
  在购销点上我们遇到了邻近兴隆村的杨志良来卖西红柿。他介绍说,兴隆村约300户,平均每户近3个大棚,大部分都种植西红柿。除了在生产过程中要记录,每个人每次来卖菜都要在购销点登记,在菜箱上写上名字,还要在各种登记本上写下许多相关信息,接受抽检。这是对消费者的负责,也是对我们这些农户的保护。
  离开乡村,我们来到全国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在交易大厅里,业主在摊位上方都悬挂着自己的姓名和交易品种,格外醒目。业主赵龙新介绍说,实名销售帮了大忙,这样做既方便了买主选择,也加强了自律意识,还代表着一份自信和诚意,现在蔬菜的销路更好了。广东省茂名市的经营大户唐桂权告诉记者:“这就是‘实名制’销售的好处,蔬菜质量、数量、信誉都不用担心,我们也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从生产到流通,“实名制”对生产者规范,对消费者承诺,实现了蔬菜质量可追溯,保证了蔬菜质量安全。据悉,寿光市的“实名制”已经推行了多年,探索出了自己的成功经验:根据相对固定的经营业户蔬菜的质量、服务水平等指标,在其标牌上分等级挂星,增强其荣誉感,从而推动市场诚信经营和蔬菜质量安全再上新台阶。用“实名制”说话,寿光蔬菜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始终引领全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