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教育
 
标题导航
“创新”引领寿光产业发展新方向
高密倾力营造良好医疗卫生环境
29家外地建筑企业被逐出潍坊市场
文明承诺 服务居民
今年我市新增657套廉租房
全市今年新建农村公路1860多公里
鱼跃龙门富农家
2011年12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鱼跃龙门富农家
本报记者 刘建强 见习记者 窦圆娜 通讯员 马世波



  一个个标准化养鱼池整齐地排列着,一群群五彩的虹鳟鱼在水池中悠闲地畅游,养殖人员忙着测水温、喂食……近日,记者在临朐县冶源镇龙湾淡水鱼养殖合作社看到了这番热闹景象。
  “虹鳟鱼属于高档冷水鱼种,有`淡水鱼王'之美称,但是养起来就没有普通鱼种那么容易了。一来是这鱼长得慢,一条500克的鱼得长上一年;二来就是虹鳟鱼对水温水质都非常挑剔,养起来娇贵着呢。”龙湾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冯春指着满塘活蹦乱跳的虹鳟鱼向记者介绍道,“多亏了冶源镇老龙湾、巨洋湖的优良水质和适宜的水温,才解决了鱼塘活水养殖的问题。”
  在冯春的指引下,记者对这里的水流看了个究竟。清澈的泉水从老龙湾淌出后,临河的养殖户就依地势将水引入鱼塘,从池塘一端流进,又从另一端流出,真正实现了天然“活水循环”。这些溶氧量高、流量大、四季恒温的老龙湾泉水,成了适宜虹鳟鱼生长的“生态乐园”。
  采访期间,不时有村民来向冯春请教鲟鱼等鱼种的养殖技术。冯春告诉记者,这些村民都是养殖合作社的社员,合作社与中国水产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经常有专家教授前来进行养殖技术培训和推广,并且还有资金上的支持。就在前不久,镇上还争取上级项目贷款2000多万元,帮社员扩大养殖面积。现在,冶源镇的淡水鱼养殖凸显地域特色生态优势,已走上了品牌化发展的路子,逐步形成了集鱼卵、孵化、喂养、成品鱼储存运输及饲料加工于一体的生产服务体系,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陕西等20多个省市,建立起虹鳟、鲟鱼绿色产品生产基地,成为目前全国北方最大的虹鳟鱼、鲟鱼生产基地。
  “这几个鱼池里的鱼还不等长成,就被提前订购出去了!因为效益好,父老乡亲们养鱼的劲头更足了。”冯春指着旁边几个鱼池高兴地说道。据了解,目前临朐冶源镇的淡水鱼养殖已辐射到冯旺、冶东、徐旺等11个村,带动起养殖户400多户,标准化鱼池2000个、养殖水面600亩,年产鲟鱼、虹鳟鱼350多万公斤,年产量达全国的60%,实现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