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关注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2012,三大民生期待“加速度”
2012年01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2,三大民生期待“加速度”
  未来5年,随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也将普遍较快增加。                          (资料图片)



  新年期待,民生最迫切。刚刚过去的2011年,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收入增长、物价调控、保障房供应等民生难题在逐步解决。展望2012,在这个“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百姓们向记者表示,期盼政府能用一种“加速度”,解决挂在他们心头的民生问题。
■ 收入增长:
“要增幅也要缩小差距”

  “新一年,你最期盼什么?”面对如此问题,相信很多人会如此回答:“收入再多一些。”作为绕不开的民生话题,收入增长慢、收入差距大,已成为当下摆在政府面前最紧迫的难题。对此,中央政府开出了药方: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按照这一思路,2011年一系列的增收举措出台:从年初开始,各地纷纷上调最低工资。全国共有24个省份年内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2%;从9月1日起,新个税法实施,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四个月相应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600多亿元;惠农政策力度不断提高,2011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达到13.6%……
  然而,与百姓的期盼相比,收入增幅与分配公平,差距依然不小。国家相关部委负责人在去年年底的工作会议上坦言,工资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分配秩序不规范、正常增长机制不健全以及地区、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突出问题,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
  从统计数据来看,去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增长29.5%,经济增长速度为9.4%。而居民收入增长13.7%,连财政收入增幅的一半都没到;扣除家庭支出的居民收入实际增长是7.8%,也未能实现和GDP同步增长。与此同时,关于垄断行业工资畸高、福利过好的问题还是远未解决。
  盘点成绩、总结不足,新年的工作才能对症下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2012年将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强企业工资分配指导调控,做好企业薪酬第二次试调查,加快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要加强对部分收入过高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继续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
  思路很清晰,关键在落实。在南京一家外贸企业工作的朱浩说,希望各级政府能严格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提升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对于垄断行业,调控要更有针对性,措施要更加得力。
■ 物价调控:
“感觉需更切实”

  “希望物价能降下来些,生活压力能小一些。”采访中,很多市民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新年愿望。
  物价,一直牵动着国人最敏感的神经。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年初4.9%的月度同比涨幅一路上涨,直到7月份同比涨幅达到了6.5%,创下37个月的新高。其间,多种商品价格演绎了“过山车”行情,包括涨至历史高点后应声回落的猪肉价格,部分农产品价格经历大起大落的波动。
  为控制物价,中央采取多种手段,积极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更大。从差别化信贷的经济政策,到限购、限价的行政手段;从增加普通住房供应到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从全国统一的政策到地方的执行细则……调控举措的针对性越来越强。
  价格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统计数据显示,消费价格指数从2011年8月份开始回落,到10月份回落到5.5%,11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至4.2%。再看房地产市场,继2011年10月房价首次负增长之后,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指数再次下跌,49个城市房价出现下降。
  尽管业内对2012年的物价调控大多持积极态度,但面对着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一切还需“小心行事”。事实上,从中长期来看,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存在。2011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2012年工作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 保障房建设:
“数量、质量同样重要”

  “既要保证开工量,也要保证工程质量!”对于各地紧锣密鼓进行的保障房建设工作,一些中低收入者家庭如此表示。
  2011年,作为重大的民心工程,我国保障房建设大踏步前行。来自住建部的消息显示,去年要求确保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全部开工。
  捷报传来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担忧,特别是资金来源、土地供给等难题不断凸显。
  按照中央政府既定目标,“十二五”期间要完成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2012年是实施这个计划的第二年。据了解,住房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与2011年1000万套的建设目标相比,今年新开工700多万套。新开工数量虽然少了,但是2012年实际在建工程量巨大,建设资金的实际投入也将超过去年。房屋建设有2-3年左右的建设周期,根据粗略估算,今年实际在建工程量有1800万套左右。
  如此大的建设量,必须要有足够资金保障。来自有关部委的消息显示,2012年中央安排的保障房补助资金将比2011年明显增加。与中央政府相比,在房地产调控力度不减、土地市场风光不再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如何解决保障房的资金投入,显然是一个新的课题。
  保证开工量的同时,工程质量和配套水平也不可忽视。当前一些地方保障性住房存在交通等外部配套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的现象。
  2012已经启程,新的一年,各级政府需更努力、更切实地解决百姓的民生需求。
   (据新华社南京1月3日电)
相关链接
2011年民生热点回眸
  多个地区房价出现松动
  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进入2011年10月,全国楼市成交量持续走低。在监测的35个城市中,28个城市楼市成交量同比下降,8个城市成交量跌幅超过50%。2011年前三季度,130个城市住宅类土地成交楼面均价同比下跌11%。
调控物价成效显著
  2011年以来,货币政策频频发力,1月至6月,央行先后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从上半年的偏紧、三季度的审慎平衡走向四季度的微调。下半年,CPI涨幅的逐月回落体现了调控成效。
个税起征点上调
  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决定,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
医疗改革坚定推进
  2011年,医改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三项重点稳步推进。截至2011年9月底,“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95%以上的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12.95亿人;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基本实现,新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制度初步建立;国家确定了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
食品质量安全牵动人心
  2011年以来,食品质量安全事件触动了消费者的神经。当消费者把矛头对准了超市、企业、商贩的同时,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由于食品行业中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尚未得到解决,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依然很大。
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
  2011年我国就业形势的突出特点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继续并存。一方面,2011年大学毕业生达660余万人,较去年增加30余万人,劳动力整体供大于求的形势仍未改变;另一方面,在东部沿海城市频现“用工荒”的同时,中西部一些城市也开始出现招不到工人的现象,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矛盾进一步显现。
治堵新政缓解交通拥堵
  2011年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仍然引人关注。北京推出“治堵新政”,以摇号方式分配小客车配置指标,平均每月限制在2万台;对外地车辆严格管理,禁止外地车辆早晚高峰进入五环内行驶;大幅提高停车收费标准。2011年12月的数字显示,北京市中心城区平均交通拥堵指数由2010年的6.1下降到4.8。
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2011年,我国启动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新农保”试点深入推进,截至2011年9月底,国家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达1.99亿人,加上地方自行试点,总参保人数达2.35亿人。
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提高
  2011年,各地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增加百姓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11年对农民的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总规模达1406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80亿元,水利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2011年,20多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