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春运,总是“一票难求”。群众买票很困难,铁路部门有苦衷。千般苦、万种难,构成一幅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式春运图。 尽管今年的春运主题依旧是“一票难求”,但却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最大亮点当属开通网络购票。此举初衷便民利民,令人充满欣喜和期待。遗憾的是,网上抢购的巨大流量引发网络塞车、服务器瘫痪等窘况,让本该赢得一片掌声的铁路部门承受着不期而至的抱怨和批评。 不满的声音里,有网上购票遇阻的网民,还有压根儿与网无缘的农民工。日前,一名重庆籍农民工在写给铁道部的信中,用质朴而激烈的言辞表达不满,指责网络购票剥夺了无条件使用网络者的购票机会,让本已弱势的群体雪上加霜。 听到这样的意见,感觉最委屈的恐怕是铁路部门。毋庸置疑,网络购票的开通,是拓宽购票渠道、方便群众购买的惠民善举。而实际反应表明,好事要想办好,赢得一致好评,并不容易。 把好事办好,怎一个“难”字了得。可这是国情,是我们考虑问题、谋划事情、开展工作必须面对的现实。网络购票网站的页面设计是否简单明了,后台的硬件支持是否强大可靠,取票的过程是否便利快捷,都会影响到网络购票的服务质量。当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政府目标和社会共识,承担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的部门就必须在工作中倾听各种声音,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有充分考虑,并体现在制度设计里,践行在工作过程中。 (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