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发现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美媒体评出2011年全球十大考古发现
青州崔氏热衷佛事引发造像潮
传世两千多年古文《尚书》系“伪书”?
2012年01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州崔氏热衷佛事引发造像潮
崔永胜
  ▲青州博物馆藏北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崔和妻贾淑姿造像



  青州博物馆藏有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出土的北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崔和妻贾淑姿造佛菩萨三尊像一铺,造型小巧,高仅54.5厘米,刻画粗犷生动,虽然体量较小,但造像面部刻划精细传神,神态安详平和,极富感染力,不失为北魏晚期佛教造像精品。造像背屏后有发愿文七行,计七十四字,全文如下:
  大魏永安三年庚戌五月乙∕亥朔十三日丁亥安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青州大中正崔和∕妻贾淑姿倾竭贿玩敬造石∕佛一躯愿永绝女刑为佛弟子∕居家眷属并及六道长辞苦∕海同获常乐
  崔和,清河崔氏青州房族人,《魏书》卷24有传:“(崔)僧渊从弟和,平昌太守。家巨富,而性吝啬,埋钱数百斛。其母李春思堇,惜钱不买。”
  可见,崔和曾做过平昌太守。关于平昌之地望,清代光绪《益都县图志》记载青州曾出土北齐天保张景暈造像,发愿文中记张景暈为平昌县人。北魏攻青州时,南朝宋之青州刺史萧思话亦弃镇奔于平昌。(《魏书》卷97)可见平昌县必在青州周边。清代段松苓《益都金石志》据《汉书·地理志》考平昌县在诸城北境。《魏书·地理志》“高密郡”下有平昌县,北魏初属平昌郡,延昌中改属高密郡,治平昌城。永安三年造像记载崔和职衔为安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青州大中正,可补史阙。
  崔和为北朝第一士族清河崔氏青州房族人,并曾任青州大中正。北朝山东士族重婚姻,其妻贾淑姿应为武威贾氏族人,武威贾氏先世迁居青州,北朝族人贾思伯、贾思同等皆有名当时。
  梁思成在考察青州驼山、云门山石窟后慨叹“当时(按:指隋代)此地(按:指青州周围),对于佛教之信仰,似较他处为强烈。”上推到北朝,青州地区佛教之兴盛与隋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样为全国几个最大的佛教中心之一,近年青州周边出土的大量北朝精美佛教造像可为确证。当时全国上下风尚所至,贤者不免。虽然清河崔氏是以儒学传家的大士族,但在当时的大形势下,作为全国文化标杆的清河崔氏自然大有热衷佛事者。除去崔和妻贾淑姿敬造佛像这样的个人行为外,清河崔氏青州房还举行过多次以家族为单位的佛事活动。青州博物馆藏有北齐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崔氏宗门造塔颂》碑,此碑旧在青州城南劈山广福寺,后列清河崔氏青州房十六家族人30人,另光绪《益都县图志》卷26有东魏广福寺造像题名,亦列崔氏族人20余人,可见当时青州崔氏对佛事的热衷。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出土佛像中,有确切纪年发愿文的造像相对较少,这批造像为北朝佛教造像断代提供了主要依据。北魏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崔和妻贾淑姿造像不仅有确切纪年,而且造像主之生平于史有证,迄今为止仅此一例,在众多佛教造像中显得尤其珍贵。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