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路“招商选资” “落地生根”加快推进 |
昌乐大项目建设形成经济发展风景线 |
|
|
本报讯 (邓有峰 杜秋香)岁末年初,昌乐经济捷报频传:南寨水库扩容项目被确定为省重点水利项目,英轩重工、“三区”建设物流园两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废旧矿区修复利用项目被列为省试点项目,13家企业进入全市百强,14家企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达到37个,新增驰名、著名商标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 2011年,昌乐把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集中精力抓投资额度大、对县域经济撬动力大的大项目、好项目。该县确定了21个重点大项目,并进行重点包靠帮扶,全县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2011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0亿元、利税38亿元, 上大项目,抓大发展,项目落地是关健。该县把“快节奏、满负荷、高效率”贯穿于项目实施全过程,倒排工期,加足马力,确保每个项目落地生根,争取做到“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落地,落地项目促开工,开工项目促投产”,不断提升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和投资率。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该县对重点项目全部落实县级领导包靠制度,从项目立项、建设到投产实行“一揽子”服务,着重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健全完善了项目调度联系会议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十天一通报、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点评,实现了项目调度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该县还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作为各镇(街区)科学发展和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以及衡量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重点项目建设考核权重,充分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抓项目、上项目、干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适应转方式调结构要求,昌乐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强度高、能耗低、无污染的大项目、好项目。组织参加了(北京)潍坊市“三区”战略投资推介会;确定了新能源项目、电动车产业、工业制造业、IT产业等招商主题,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赴上海、广州、深圳、日本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成功举办昌乐(杭州)投资恳谈会,共有26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总投资69亿元,其中6个项目在恳谈会上签约,总投资40.8亿元。目前,“三区”建设物流园、海洋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铭基中慧食品等一批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7.5亿元的纯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网、总投资50亿元的寿阳山银发产业功能区等一批大项目已经签约。 为保证项目质量,今年该县专门成立了项目审批委员会,严把项目准入关,切实做到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坚决不上,把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按照先算、后审、再批的原则,对没有总量指标来源,超出总量指标控制和不符合城市规划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