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文化品牌 擦亮文化名片 |
高密:突出品牌特色打造文化名市 |
|
|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扑灰年画之乡”和“中国扑灰年画保护基地”的荣誉给高密市增添了耀目的光环。而正在打响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三贤四宝”和“红高粱”文化品牌,为该市从艺术之乡迈向文化名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城市建设凸显文化品位。该市以创建国家级社会文化先进县为目标,致力于提升城市魅力和文化品位。投资10多亿元,建成了文体公园、小康河公园、凤凰公园、胶河公园和南湖植物园等5个能容纳万人以上的主题公园和“三贤园”、“民俗园”等便民利民的街头游园20多处。新建的文体公园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融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规划展览馆于一体,将三贤四宝、凤凰、宝鼎、体育等文化元素注入其中。投资1.2亿元综合改造后的凤凰公园,既有以42个寓言故事为题材的寓言广场,也有凤凰阁、牌坊、园亭等10个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以剪纸、扑灰年画、泥塑为主题的民俗园和以郑玄、晏子、刘墉等圣贤文化为主题的三贤园,与周围环境协调相融,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体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接受了历史文化的熏陶。 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市、镇、村三级联动投入机制,为该市构筑起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网络。为繁荣农村文化,该市95%以上的社区建立了文化大院,娱乐休闲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均放映3000场次。该市每年都组织举办具有乡土民情特色的春节街头文艺大展演、元宵灯会、消夏晚会、乡风文明大展演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300多个庄户剧团、秧歌队、高跷队等民间演艺团体常年活跃在城乡,把传统文化资源利用起来,把农村新人新事新风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基层群众奉献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传统民俗重放光彩。该市重视对传统艺术的发掘传承,在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院开设高密茂腔戏曲专业,面向全省招收了40名少年学员,使得传统剧目后继有人。连续两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叫响了高密自己的文化品牌——“红高粱”。而成立的康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扑灰年画和泥塑协会等机构,专门从事民间文化艺术品的生产、包装、销售和艺术品收藏拍卖等,架起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实现了文化品牌与市场的有效链接,姜庄扑灰年画、聂家庄泥塑、李家村红纸春联、高密剪纸等一批独特的文化产品,已经逐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截至目前,该市已发展民艺文化产业品种40多个,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培育出了范祚信、吕臻立、齐秀花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记者孙孔嘉 通讯员王喜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