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公告

第03版
公告
 
标题导航
龙生九子 子子不同
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小清新
2012年01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小清新



  ◎陈文

  不知道从哪天起,我们身边多了一个词叫“小清新”,一时间,豆瓣、人人网上都多了一些这样的女子男子头像或照片:白色棉布裙子或洗得发白的牛仔裤,耳边塞着个大耳机,找一片金灿灿的小麦田或向日葵,再不济也得是片油菜地,在中间一站,双眼一闭,脑袋一仰,仰望华丽丽的45度天空,这就是标准的“小清新”了。
  《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九把刀、邵夷贝、岩井俊二、陈绮贞等等,这些“小清新”们信仰偶像的共同特点是:干净、温暖、非主流、非名牌,清新优雅中又带点伤感。“小清新”不是“文青”,他们不悲怆不愤怒,嘴边经常挂着外国大家的名字,但床头放的可能还是郭敬明;他们与几年前流行的“小资”有点像,但没有钱去买80元一杯的拿铁在咖啡店里找感觉;但他们又不能像“范二”青年一样赤裸裸地耍贫玩贱,否则不是糟蹋了费老劲洗干净的白衬衫?所以,这就是“小清新”,他们可能还没毕业,考研很悬找工作找对象都很难;他们可能还有房贷车贷,名牌包包也没摸过几个,但面对压力,他们不撕心裂肺不捶胸顿足,一场电影、一首好歌、一盆花草、一缕阳光都会“清澈温暖让心颤抖”,努力地生活,努力地爱自己,努力地发现世界的美……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工作、消费、新穷人》一书中,提出了“新穷人”一词,由于社会从生产者社会变迁过渡到了消费者社会,“穷人”的意义和形象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例如全球社会都普遍存在的穷忙族、房奴、蜗居、蚁族、啃老族、月光族等等,他们并不一定失业,虽然有消费能力,但只能局限于城市基本生活需要,由于地位与收入,使他们无法获得社会主流资源、进出奢侈场所。他们可能也遭受着与失业者一样的痛苦,但他们自己并不这样认为,并且社会也没有对其进行应有的关注。
  所以有了这样一批“小清新”,用逃避贫穷感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贫穷,没男女朋友怎么了,没票子怎么了,没车没房怎么了,都不妨碍享受生活。我们可能不是现代社会中一个合格的“消费者”,所以才坚决地与“小资”、“LV”划清界限,与“玛沙拉蒂”合照的只有郭美美。但你如果说我穷,我绝对会跟你急。没车没房但不能没有姿态,你哪知道我们这些温暖的小情绪?哪里懂得自己下厨房、手编毛衣和一个人背起背包流浪的快感?
  国内著名乐评人李皖说得好:“小清新就像是物质主义钢板中的气泡”,我们的信仰在物质社会压力的挤压下不堪一击,但是,我们还是愿意在这个小乌托邦里做一个温暖的梦,在有了音乐、电影、摄影、绿色就能满足的世界,多照一会儿理想主义的阳光,直到相亲逼婚、孩子入托、父母养老再把我们的耳朵叫醒。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