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锐气昂扬谋新篇 |
——寒亭新思路谋划转型跨越发展纪实 |
|
崔德文 杜在健 岁末年初,走马寒亭,感受到的是全新的发展气息:携党代会胜利召开的东风,刚刚履新的决策层创新思维,超前谋划,用饱含科学理念的新思路为寒亭未来发展“定位导航”。在全新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大胆实践,合力奏响更好更快发展的新春“第一曲”。 “五个寒亭”定发展基调 寒亭处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三区”叠加区域。围绕放大这种优势,寒亭区立足自身,科学定位,确立了以建设“产业、生态、人文、民生、平安”五个寒亭为总抓手的发展规划。 在“产业寒亭”建设上,重点是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努力实现产业发展全面升级。“生态寒亭”建设,重在提升城乡居住品质。城区,着力打造南部新区,统筹发展老城区;街村,培育“一街一业、一社区(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人文寒亭”建设,则以培植“务实包容、昂扬向上、与时俱进、勇创一流”的寒亭精神为目标,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造寒亭特色文化品牌。 “民生寒亭”、“平安寒亭”建设的重点,则分别落在了强化民生投入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肩上。今年,寒亭将继续为群众办好“十件惠民实事”,并通过开展网上问民生、“五访五问”等活动,倾听民声,排忧解难,让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一“主攻手”呼之欲出 岁末盘点,寒亭发展亮点频现: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生物医药、造纸包装、食品加工六大产业链初具规模、山东省首家外资融资租赁公司花落寒亭、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升级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熠熠生辉重点项目,展现的是寒亭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现状。 抓产业是富民强区最有效的途径。今年,“产业寒亭”的提出,更将这一发展“主攻手”的角色进一步凸显。围绕都市农业发展,区里立足打造中心市区的“菜篮子”、“果盘子”,集中推进“万字号”园区建设,创新推动都市农业的创意化发展。为推进工业发展,区里立足“六个重点园区”,以潍柴铸锻、修正药业、圆友创智为龙头,引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型建材项目,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和百亿级产业链。围绕推动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区里依托通亭街和北海路两条产业发展轴,规划建设以红星美凯龙·凯利生活广场、中凯国际水产冷链物流园、北海医药食品物流园为主体的专业物流园区和大型专业市场。 思想“转型”方能聚合力 区里要求各级各部门提高思想境界,紧紧围绕全区发展思路和举措,本着“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干,事事有人担”的原则,实施全员目标、全员责任、全员考核,建立“执行责任具体化、工作质量标准化、推进落实时效化、考核监督制度化”的工作机制,确保把确定的思路举措变成现实生产力,变成促增长促发展的实际成果。同时,着眼于能干事、干成事,寒亭再提“作风建设”:着力倡树“联系群众、求真务实、创先争优、改革创新、雷厉风行、勤俭节约、清正廉洁”七种良好风气,努力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同时,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把工作重心向重点项目倾斜、向基层基础倾斜、向热点难点倾斜、向督查落实倾斜,实现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力促“一线服务,现场推进”成为常态工作推进方式,努力用“实打实”工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积聚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