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省援藏干部总领队来潍看望援藏干部
市工商联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潍坊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央台发稿荣获地市级“十强”称号
打好“四张牌” 发展动力来
科学谋划 精心部署 确保党代会顺利召开
抢抓发展新机遇 确保首季开门红
奋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2012年02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好“四张牌” 发展动力来
——高密推动科学发展纪实



  本报通讯员 王有志 王晖 王喜进
  新春伊始,高密大地一派生机盎然。该市着力打好高新、生态、文化、民生“四张牌”,全面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奋力开启富强和谐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新征程。
“高新牌”增强发展推动力
  从全球最大家纺企业到进军光伏产业,孚日集团抢抓新兴产业发展之“机”,现已拥有晶体硅和薄膜电池两代产品,30MW铜铟硒(CIS)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获欧盟认证。孚日集团的成功转型是高密经济嬗变的生动缩影。
  针对传统产业比重大的实际,这个市集中资源、精力推动高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目前光伏产业已形成三个项目和两代产品,产能达到160兆瓦。今年加快推进孚日光伏和阳光光伏项目建设,争取达到330兆瓦产能。装备制造业充分发挥8家数控机床企业年生产能力超过1000台(套)的规模优势,加快推进豪迈产业园、永和装备产业园等49个项目建设,使其尽快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他们还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上下功夫,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技改投入达到587亿元,占到工业投资的89%以上,实现了纺织服装、制鞋等产业的集群发展。重新规划布局城北工业园区、开发区高新园,加快建设胶河疏港、姜庄商品、朝阳铁运和晟绮通关“四大物流园区”,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平台。
“生态牌”提升发展承载力
  “生态也是生产力,环境好了,人才、技术、项目自然会涌入,发展才有后劲。”高密对生态有着前所未有的看重。
  该市在治水上大做文章,投资1.6亿元对小康河进行综合改造,由昔日的“污水沟”转化为赏心悦目的景观河;对胶河进行持续治理,胶河生态风景区被水利部正式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去年4月始,该市实施16.1公里的北胶新河综合治理工程,使出境水质达到恢复鱼类生长的标准。为从根本上改善水质,建成了3座大型现代化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6万吨,实现了工业污水的安全达标排放。在此基础上又规划建设8处小型污水处理厂和71处垃圾中转站,构筑城乡环卫一体化格局。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人民大街、凤凰大街等8条主街主路的综合改造构建起了四环相接、内外相通的现代化街路大框架。15个片区的重点改造全力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告别低矮破旧的房屋搬迁入宽敞明亮的示范小区。
“文化牌”打造发展软实力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红高粱文化艺术节”、“省级文明城市”,一张张文化名片,打造出高密发展的软实力。
  该市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晏子文化园、红高粱民艺民俗村、半岛动漫城、电影大厦等文化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统筹协调将107个社区文化站,500多家农家书屋,300多个“庄户剧团”串联起来,打造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文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莫言文学馆、张建中艺术馆、博物馆等公益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依托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文体公园等文教资源,培育起了城南文化发展区。
“民生牌”汇集发展凝聚力
  为让城乡居民实现老有所养,该市从去年3月份开始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该市47万参保群众中,有13万60岁以上的老人不用交保费就可享受到每人每月55元的养老金。投资3.9亿元实施城区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工程,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60万平方米。着力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三大体系”,构筑养老、就业、保险、救助“四道保障线”,青岛科技大学二期工程基本完工,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达到53.4万平方米。新农合、新城合参合率达到100%,城乡低保对象保障率达到100%,“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3%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