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志愿精神 践行服务理念 |
我市“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活动成效斐然 |
|
|
本报讯 (通讯员赵桂林 记者韩立新)今年元旦春节期间,我市组织开展了“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各地各有关部门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传递了社会人文关怀,营造了欢乐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 广泛宣传发动,提高了志愿服务的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春节前,市文明办专门下发了通知,召开了专门会议,对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部署。各地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工作。市民政局、市烟草公司等单位提出了人人都做志愿者的倡议。市级各主要媒体持续宣传志愿活动,特别是集中宣传的“鸢都义工”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年参加“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人数达30余万。 积极搭建平台,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各级文明办牵头,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实现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有效衔接,扩大了志愿服务的覆盖面。一是结合工作服务对象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各级妇联、工会、残联、老龄办等组织把工作服务对象作为志愿服务的重点,各级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把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践行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确定帮扶重点,组织内部志愿者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二是文明共建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全市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分别与163个社区结对共建,积极为社区内的困难群体提供志愿服务。三是“包村联户”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全市2178个部门和单位包靠帮扶6008个经济薄弱、相对贫困的村,共谋发展致富路子,并组织3.9万党员志愿者与5.8万户困难群众结成对子。四是报企牵手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不少爱心企业为曾报道过及记者了解到的困难家庭和特殊家庭,送去生活用品、慰问金。五是以项目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各地各单位将清洁环境卫生、维护公共秩序、维护治安环境、提供健康指导等作为公共志愿服务项目,方便群众分享志愿服务成果。 突出活动主题,营造了欢乐文明和谐的节日氛围。一是广泛开展送温暖志愿服务。市妇联、青州市、昌邑市、临朐县等开展了为困难儿童和群众捐赠棉衣活动,寒亭区组织开展了“关爱进万家”活动,安丘市组织开展了“冬日送温暖”活动,昌乐县组织开展了“送祝愿、惠民生”活动,潍坊晚报牵手60家爱心企业,义购滞销的60万公斤大白菜,免费送给2000多户困难家庭和慈善单位。全市各级组织和志愿者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为9万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和生活困难群众赠送慰问金、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等。全市捐款和慰问品累计折合人民币1.8亿多元。二是广泛开展送文化志愿服务。全市各地志愿者为群众义务文艺演出450多场次、放映优秀电影210多场次、赠送春联年画12万余幅,活跃了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三是广泛开展送卫生、送健康志愿服务。全市1.7万多名志愿者自发组织清洁环境卫生活动,3000多名志愿者走进社区为群众举办健康讲座,为2万多名群众提供免费查体。四是广泛开展送科技、送法律、送平安志愿服务活动。全市3800多名科技志愿者,深入农村普及科学知识;8000多名志愿者在市区重要路口、商场、车站等人流密集场所,协助疏导交通,维护公共秩序;41名“和谐车队”、“雷锋车队”志愿者在艺考期间免费接送艺考生500多人次;3000多名法律志愿者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同时,开展了“网上贺新春”、“网上大拜年”等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