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张国立之子张默因吸毒被拘,成为娱乐圈一大新闻。张默吸毒曝光后,张国立发布道歉声明,一句“为此事本人已心力交瘁”,让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看得出,张国立的道歉很诚恳,很歉疚,也很痛心。 但在我看来,对于张默的行为,张国立确实应该承担不小的责任。他们父子俩的关系更像是一场溺爱与叛逆的对峙。 在很多跟张默接触过的人眼里,张默就好像从未走出过叛逆期,快30岁的他就是个叛逆的小孩。而对父亲的叛逆几乎成了他执着于内心的事业。小的时候父母离异,让他产生了最早的叛逆心理。进入青春期后,张默喜欢上了摇滚乐和飞车,却遭到父亲的强行禁止,以至于让他产生了对父亲强烈的痛恨,直至今日心理仍然难以平息。被父亲领入演艺圈后又一再受到父亲的提携,不得不面对别人对他顶着父亲光环的质疑,让这位桀骜不驯的青年更加地充满了反叛。 而助长这种反叛的恰恰是一心替他安排一切代替孩子成长的父亲本人。张国立曾直言,作为父亲,看到在儿子身上发生的事,他比儿子更难受,所以不管儿子能不能体会他这个父亲的心情,他都会尽量为儿子做点什么。 让我们把时间回拨到2003年张默“打人事件”时,那时,正在中戏上学的张默因为和别人争风吃醋,殴打自己的女友童瑶。事后,张默不但被中戏退学,还成了各大网站报刊的“红人”。 当时,作为父亲的张国立没少为儿子操心,他向学校求情,向女孩童瑶求情,只为能让这件事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之后,张国立就把儿子“雪藏”了起来,不让他在公开场合露面,不接受任何记者采访,大家心里都明白,张国立是在尽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在那种关键时刻,他理当要把儿子保护好。但最终到底是帮了他呢,还是害了他呢? 其实,纵观张默自出道以来的种种“事迹”,殴打童瑶、挑衅记者、要挟媒体、违法驾车。每次状况的出现,父亲张国立则像救星一样,一次又一次为儿子的行为向公众道歉,进行危机公关,不得不说是用心良苦。但这样的用心良苦却一次次让张默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带来的只是内心更强烈的反叛,从心理学上来讲,吸毒本身便是这种内心反叛所反应出的一种行为模式。 娱乐圈“星二代”的教育问题并不容易。因为明星父母给孩子营造的生活环境往往“失真”,在“失真”的环境里,孩子更容易“失重”。去年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在北京殴打他人也是一例。但与张默吸毒同一天的新闻,就是郝海东的儿子入选了U16国青队,据说还品学兼优。郝海东在足球上对儿子并没有任何要求,儿子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选择,而且立志一定要超过父亲。 所以说,过分的关心便是一种溺爱,给孩子空间,让他自由生长便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就像网友所说:张国立出面,用自己的影响力,会使情况有所改观,但是一切的后果还得由张默自己承担,不然怎么能长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