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鲁台交流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携手发展共写两岸深情
2012年02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携手发展共写两岸深情
本报记者 刘伟
  在潍台商庆新春座谈会
  我市召开全市台资企业座谈会助力台资企业发展
  临朐县九山镇羽成小学落成典礼
  潍坊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郭民与接受捐赠老人握手问候
  台商刘竹承亲手将助学金发放到孩子手中
  潍坊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郭民接受电视台采访
  潍坊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爱心捐助现场



  刘竹承是来我市投资创业的一名台商,15年来,他捐资500余万元,共资助了159名学子,成为我市台商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的典型代表。他的事迹被《中国台湾网》评为2011年两岸关系十大新闻,受到国台办王毅主任的充分肯定。其本人更是入围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被亲切称为慈善路上的“台湾爸爸”。
  刘竹承是在潍台商感恩潍坊、回馈社会的代表之一,捐资助学的大爱更是驻潍台商扎根潍坊、回馈社会的生动剪影。多年来,我市积极为台商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使台商企业在潍坊落地生根、健康发展,而我市台商则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扶贫济弱,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以公益慈善事业为平台搭建起的鲁台同胞心灵深处共通的桥梁,充分体现着两岸一家人的浓情厚谊。
  “台湾爸爸”
守望相助感动中国

  2月2日,窗外寒风刺骨,潍坊齐鲁饭店的三楼多功能厅却暖意融融。在潍台商刘竹承先生给予到场的56名学子资助,亲手将生活费和学费逐一交到孩子们手中。在刘竹承脑海里,他已经记不清这是和孩子们的第几次聚会,而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他心中洋溢的幸福。
  对于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捐资助学行为,刘竹承有着自己最朴实的理解和体会:“我不是个富人,也不需沽名钓誉,我的公司在潍坊发展得很好,在潍坊市场赚钱,理所应当地给予回馈和报答。”
  因为在台湾时与一家山东人为邻,刘竹承对山东人有着很好的印象。15年前,他选择投资潍坊,刘竹承说:“潍坊人的友善与忠厚时时感动着我,给了我前进的信心和力量。”作为当时为数不多投资山东的台商,他得到了潍坊各方面的大力帮助。事实证明,刘竹承的选择没有错。有失败、有挫折,渐渐地,事业有了起色,走向正轨。
  这时候,他开始行善当地,回馈同胞。刘竹承选择的是助学,他资助的孩子都是孤儿或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活困难,但怀有读书的梦想和前进的勇气。资助模式也比较特殊,一旦确定帮助一个孩子,就将其培养成人,直至可以自力更生。从小学、初中、高中直到大学,他对每个孩子的支持与关爱从不中断。刘竹承说:“只要孩子们有出息,读到博士我都供。”
  随着慈善之路的越走越宽,现在受助学生的数额已达159名,捐助总额500余万元,很多被资助的孩子亲切地称他“刘爸爸”。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或初九、八月二十左右的两次聚会,是刘竹承给孩子们发放学费和生活费的时候。他把所有孩子聚集在一起,将学费和生活费逐一交到每个孩子的手上。聚会时,他和孩子们轻松交谈,亲切地询问每一个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这是刘竹承和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
  对于刘竹承来说,在已经工作和生活了十多年的潍坊广施善举,帮助潍坊孩子们,他觉得很幸福、很温暖。提起资助孩子们的感受,他谈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幸福感。与环境优雅、充满魅力的潍坊结缘,他感觉幸福;看着自己帮助的潍坊孩子们健康成长,他更感到幸福。
满怀深情
共建和谐潍坊

  刘竹承是在潍台商感恩潍坊、回馈社会的代表之一,捐资助学的大爱更是驻潍台商扎根潍坊、回馈社会的生动剪影。在潍坊,许多台商都像刘竹承一样,感于两岸同胞同宗同源的血脉亲情,感于社会对台资企业的关注和对生产生活的关心,深深扎根潍坊,积极回馈潍坊、回报社会。他们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涌现出了许多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典型。
  2004年潍坊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以来,在潍台商奋勇拼博,勇于进取,为潍坊市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不断地回报社会,在潍台商的“爱心捐赠”活动在全国、省、市都有着良好的社会影响,部分台商捐赠引起国台办王毅主任的关注。近年来,在潍台商有据可查的“爱心捐赠”达1800余万元人民币。
  ——汶川地震中,我市台商自发捐款331万元。
  ——2010年,由潍坊市台商彭荣男、蔡笃龙、林煜立联合捐资兴建的临朐县九山镇付兴小学,三位台商共捐资60余万元,建成标准教室18间,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学生活动室30间。投入使用后,该小学容纳800多名小学生就读,有效解决了九山镇付兴村及周边近20个村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难问题。之后,三位捐资台商通过潍坊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平台,发动在潍投资台商捐助电脑、桌椅等教学器材20台、套,供在校学生使用。
  ——2011年9月25日,潍坊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郭民、监事长郭文钧、副会长李鸿谋、刘煜宏等为临朐县禅寺院灾区60岁以上老人捐献价值15万元的40台液晶电视和40套餐桌椅以及7200元现金。
  ——春节前夕,部分驻潍台商在市委台办和潍坊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的组织下,到临朐县沂山镇禅寺院村进行走访慰问,并为村民送去了40条羊绒被、40桶花生油等一批过节生活用品。2011年,在潍台商已累计为扶贫村和山村小学捐赠各项款物达80余万元。
  ………
  对于多次捐助,市委台办主任刘衍信语重心长:“这是广大台商扎根潍坊、回馈社会的慈善义举,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人的深情厚谊。今后,政府有关部门将积极引导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济弱,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充分诠释和谐潍坊的深刻内涵。”
  潍坊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陈郭民也表示,许多台商多年来扎根潍坊、奋力拼搏,在取得良好发展业绩的同时,也真正体会到了潍坊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良好机遇,真正体会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和关爱。“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唯有积极回馈社会来表达我们的深深谢意。今后,我们将在市委台办和潍坊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的统一组织领导下,一如既往地将爱心捐赠活动做下去,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奉献爱心。”
亲情服务
助力台商成长

  台商的回馈离不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又与服务软环境的不断优化密不可分。对于许多在潍台商而言,潍坊不仅是一片投资热土,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驻潍台商受到市委台办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注,这些部门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台商来到潍坊,并扎根潍坊。
  市委台办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向服务要效益”,追求涉台服务规范化、人性化,倾力打造涉台服务品牌,取得了安商、富商和服务招商的好成效。
  优化金融服务体系。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的合作,建立台办主导下的银企互动机制。经积极争取的新立拉链等3家台资企业政策性贷款已进入评估程序,与潍坊交通银行达成的发放5亿元专项贷款扶持台资企业协议也已开始惠及部分台资企业。
  优化法律服务体系。聘请法律顾问,在潍坊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设立24小时法律服务热线,为在潍台胞无偿提供法律服务。共受理台资企业法律咨询200余次,提供法律援助30余次。
  优化生产服务体系。推行台资大项目领导包靠机制和台办系统跟踪促进机制,实行台资项目投资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全程跟踪项目,明晰服务规范,增强推进合力。
  优化生活服务体系。在打造服务“高地”、政策“洼地”的同时,对台胞全面推行“保姆式”居家服务,打造生活“福地”。累计帮助162名台胞办理换发驾照、子女入学、往来签证等事宜,受到台胞的好评。
  同时,企业的发展也为潍坊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了一个很好的“注解”。我市提供的高效、便捷的服务,让企业如沐春风。在谈到潍坊的投资环境时,许多驻潍台商深有感触:“潍坊是一片投资热土,活力四射;潍坊更是一座生态宜居之城,天蓝水美。我们已经与她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我们对这座城市充满信心,我们愿意和这座城市携手并进!”
  市委台办主任刘衍信表达了对潍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看法:“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注下,多年来,我市的对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可谓是朝气蓬勃,繁花似锦,尤其是借助鲁台会这一重要平台,不断实现着新突破新发展,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中发挥着愈益明显的作用。作为服务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职能部门,倍感鼓舞,更信心满怀,今后将以更精细化亲情化的服务,让更多的台商在潍坊实现发展的美好愿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