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化文化力量 建设“文化潍坊” |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 |
|
本报评论员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越来越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挥潍坊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着力点,强化文化力量,提升人文素质,打造文化品牌,显著提升先进文化引领水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城乡文明水平,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建设“文化潍坊”,必须提升先进文化引领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谐创建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强化科学理论武装,深化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工程建设,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培育和塑造新时期潍坊精神,使之成为全市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动力,夯实全市人民团结奋进、建设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的思想基础。 建设“文化潍坊”,必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是建设文化潍坊的重要任务,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要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切实加大文化事业发展投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文艺精品工程,积极推进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基本文化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建设“文化潍坊”,必须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植壮大文化产业发展载体,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潍坊的支柱产业。要进一步完善规划、优化布局,推进文化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建设,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培植大型文化企业。充分挖掘社会文化资源,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文化产业。要突出搞好文化创意,推进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形成文化引领经济、经济支撑文化、文化经济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建设“文化潍坊”,必须提升城乡文明水平。城乡文明程度是文化潍坊的重要标志。必须按照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要健全覆盖城乡的诚信系统,更大力度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打响“诚信潍坊”品牌。要深入开展各个层面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把潍坊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文化既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既直接贡献于经济增长,又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激发文化创造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建设“文化潍坊”的强大合力,努力把潍坊打造成为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强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