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我市医改扎实推进创新突破成效显著
我市积极防范融冰期次生灾害
科学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创新创业正当时
“公安英雄”和“爱民模范”全国开评
2012贺年会评选我市获多个奖项
小清河河口海岸带整治项目获中央资金6700万元
我市加强安居工程用地保障工作
中央党校学员考察调研组来潍
2012年0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创业正当时
——高新区奋力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本报特约记者 王国栋 通讯员 沈振江
  如何抓住“四个潍坊”建设的重要机遇,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如何当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龙头,为全市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作出更大贡献?面对一道道严峻的考题和一次次自我考问,新春伊始,高新区在创新创业大会上精心绘就的“12531”发展蓝图,给出了响亮有力的回答——以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目标,牢牢把握项目建设和作风转变“两个关键”,着力突出高端产业、科技服务、城市建设、文化建设、民生事业“五个重点”,切实加强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安全发展“三项保障”,夯实党建这个“基础”。
把握产业提质增量这个核心
  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高新区始终把握住产业这个核心。新的一年,该区重点规划建设光电产业加速区、福田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区等7个重点园区,推进半导体发光、装备制造、电声器件、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突出抓好潍柴动力、歌尔集团、北汽福田等10家骨干龙头企业,重点建好15个过10亿元、11个过20亿元、7个过50亿元的重大项目,带动80至100家中小企业链式聚集,力争全区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52家。实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三大亮点”优势凸显、“高新三宝”健康成长,形成龙头引领、企业聚集、链条完善、特色彰显的产业布局。
筑牢繁荣科技服务这个支点
  着力繁荣科技服务,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内涵及效益,奋力打造持久竞争力,是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又一有力抓手。该区以总部、孵化、外包、金融、中介经济为五大支点,加快智慧产业园、清华科技园、光电产业加速器等孵化加速体系项目建设,年内将新增中央商务区总部及孵化面积50万平方米、智慧产业园孵化面积20万平方米、文化传媒孵化面积30万平方米,新增孵化、加速企业100家以上。该区不断强化金融支撑,加快建设金融广场和金融超市,引进10家以上私募风投机构,推进13家以上企业多渠道上市,打造全市金融产业聚集区。同时,健全中介服务体系,突出半导体照明产品检测中心、呼叫中心基地等10个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发展高端科技服务业新突破。
坚持发展成果惠民这个根本
  高新区注重把更多惠民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上,让发展成果普惠民生,让百姓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今年区财政将投入5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并引导带动多元化投入80亿元以上,重点实施教育、社保、就业等10项惠民工程。该区投资3.2亿元,新建续建5所学校、9所幼儿园,新购置65辆标准校车,实行学前3年免费教育和补助公办幼儿园。投资1.4亿元建设1250套保障性住房。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0元,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特扶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和最低120元。投资24.4亿元,建设文化传媒广场和体育公园,健全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投资1.5亿元,建设鹤翔安养中心二期工程,年内可提供600人以上的养老托老服务。建成人力资源市场,新辟100个以上公益岗位,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000人。
打造文化精神家园这块高地
  在丰富百姓物质生活的同时,高新区更注重文化内涵提升,丰富全区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该区坚持文化事业抓普及,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好文化大院、社区书屋等载体,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文化网络,不断满足全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坚持文化产业抓高端,与工业及科技服务业相结合,积极引进建设文化项目,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传媒动漫、信息服务等产业,着力引领区域文化产业崛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与管理、创新相融合,积极培育特点鲜明的企业、村居、机关、学校文化,打造创新创造创业创优文化品牌,切实增强文化凝聚力、保障力、竞争力,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增强的精神动力和历久弥坚的思想保证。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