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奋进求突破 创新创业谋新篇 |
寿光着力实现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新跨越 |
|
|
本报讯 (李建忠 李超 王朋)一个个数字,一项项荣誉,见证着寿光创新实干、强劲发展的成果: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9.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253元,比去年增加1700多元;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达到29.4亿元,占寿光新增财力的89%;年初确定的“十项承诺”全部兑现;荣获“中国改革10强县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省级文明城市”等省部级以上荣誉100多项,成为江北地区唯一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县级市。 基础已夯实,发展更紧迫。“寿光现在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我们必须凝心聚力促发展、自我加压抓落实,力争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新跨越。”面对新形势,寿光决策者的目光更远大,定位更准确,思路更清晰。春节刚过,该市擂响了新一轮创新实干、均衡发展的战鼓。 实施“五大重点”,构筑率先发展的强力支撑。寿北开发,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全面提速高新技术产业园、先进制造业园区和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打造“千亿级滨海新型工业基地”,用3至5年时间,使寿北地区创造寿光一半以上的产值;东城新区建设,以大城市的定位和标准抓好规划、开发和配套建设,做好弥河“水”文章,彰显魅力,生态宜居,全面提升新区形象和档次;西部市场物流,突破“一城三园三带”,全力构筑西部市场物流、北部临港物流、东部果蔬物流“三足鼎立”新格局,争取3至5年内,寿光百亿级物流基地达到2个以上;双王城生态经济,突出抓好生态商务区、双王城水库、巨淀湖、林海生态博览园“四大区域”的突破,着力拓展寿光生态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力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及时、全面地掌握群众需求,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限时办结,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最安全、最稳定、最和谐、最幸福的地区”。 凸显“六个争先”,增创寿光均衡发展领先优势。实施科学投入拉动、骨干企业带动、招商引资促动、科技创新驱动“四动战略”,在工业转型升级上争先;全力主攻高端农业,加快向绿色优质农业、种苗农业、园区农业、品牌农业、创意农业“五大转型”,在农业高端跨越上争先,始终保持寿光农业领先优势;坚持突破生态旅游业、提升现代商贸业、壮大新兴服务业“三业并举”,在三产持续繁荣上争先,提升产业层次,力争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到2个百分点;城区做到建设精品化、管理精细化、城市园林化和设施景观化,镇区突出“特色”发展,社区注重“统筹”规划,做靓城市、小城镇、农村社区“三个节点”,在城乡加速融合上争先,加快公共资源向镇村倾斜;全力创建“文化寿光、生态寿光”,切实增加寿光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争先;抓好“十大惠民投入”,集中财力办大事、惠民生,确保市财政直接用于民生事业的投入达到15亿元,在民生幸福和谐上争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