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连线基层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关注
 
标题导航
“富"了脑袋富口袋
农民老陈的雷锋服务站
惠民工程施工忙
坊城街道铺展转型升级新画卷
春满田野溢春潮
走出一亩7块5的“麦田怪圈”
临朐重奖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功臣
坊子专项整治农资产品
五图街道三托管管理环卫工作
2012年03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了脑袋富口袋
临朐农家书屋成百姓“致富粮仓”



  春节刚过不久,临朐县冶源镇付家李召村的农家书屋里就出现了许多村民的身影,他们在认真翻阅各自喜欢的实用书籍。村民付瑞成拿着一本《林业育苗》看得非常仔细,“我种着10亩苗木,需要的种植技术,除了找技术人员取经外,全靠从这些书里自学。现在村里书屋相关的书籍比较多,对我增长知识、掌握技术帮助很大。”如今,农家书屋已成了临朐农民的致富粮仓。
  长期以来,临朐县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为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助推新农村建设,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县直单位对口帮扶、社会捐赠等方式,在全县10个乡镇建起了305个“农家书屋”。据临朐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所有的农家书屋,每个都有2000册以上的各类书籍,大体分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科技教育、体育卫生、法律保健等六大类,其中农业科技文化类图书占一半以上。
  在书屋建设中,为了配送农民喜爱的书籍,该县组织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征求各村村民意见,把大家喜爱的书籍统一登记,有针对性地配送到各书屋里,确保农家书屋里的图书种类多,内容较新,紧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帮助当地农民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掌握技术知识,增强致富能力。
  在冶源镇付家李召村农家书屋里,整齐干净的书柜上摆满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系列图书、《科普知识》、《种植技术》、《养殖大全》等各类书籍,靠门窗一侧摆着有序的桌椅,各项制度及宣传标语整齐规范的张贴在墙上,这里不仅是农民学习休闲场所,还是农民致富的“桥梁”。村民付洪吉是该镇虹鳟鱼养殖技术能手,他告诉记者,他的养鱼技术很多是从农家书屋里的书上学到的。“没事我就去书屋借书看书,那里就像是我的‘补课班’,静下心来能学到很多知识和农业技术。”
  像付洪吉这样从农家书屋里学知识得实惠的农民在当地不计其数。以冶源镇为例,当地淡水鱼养殖户,几乎都养成了定期到农家书屋充电的习惯。看似不起眼的小书屋带起了大产业,农家书屋的浓厚学习氛围,带动起了冯旺、冶东、徐旺等11个村的400多户标准化鱼池2000个、养殖面积600亩,年产鲟鱼、虹鳟鱼350多万公斤,年产量超过全国60%,实现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
  除了帮农民充电,掌握致富知识之外,农家书屋更成了聚集人气的“交流所”,村民和村里小孩一有空闲就往这儿跑,泡在农家书屋看书、聊天成了当地农民新时尚。吴家庙72岁的吴明善是最常泡在农家书屋的"常客",他喜欢看书报,练书法,他告诉记者除了学技术的,村民来农家书屋更多的是在茶余饭后,孩子们同样一到假期放学也喜欢往这跑。“现在农家书屋很热闹,来借书、看书的人很多,平时打扑克、喝酒的人少了,村里形成了一种读书重学的好风气,人心更上进,邻里更和谐。”
  “农家书屋好处多,农民靠它抱金窝!”农家书屋已经成为临朐农民用科学、闯市场、奔富路的“加油站”,它就像一盏盏路灯,照亮了农民致富的康庄大道。  
      记者付生 
      通讯员马世波 祝红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