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县市区委、市委各直属党(工)委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承诺事项 |
|
|
当前,全市各级党组织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一六四三”工作部署,以“党员更红、支部更强、窗口更亮、服务更优,以优异成绩为党的十八大添光彩”为主线,以打造群众满意工程为目标,深入扎实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展现出了解放思想、拼搏实干、比学赶超、奋力争先的崭新精神风貌。现将各县市区委、市委各直属党(工)委2012年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事项刊发,以便接受社会监督。
中共潍坊市委创先争优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3月10日 奎文区委 1、加大南、北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抓好新改扩建乐川街等4条主次干道,完成健民路等10条背街小巷改造。 2、投资600万元,更新环卫作业设施,提高全域保洁水平。 3、抓好村改居社区规范提升,标准化社区服务用房实现全覆盖,“民生万事通”覆盖率达到60%。 4、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年内开发公益性岗位650个,新增就业4500人以上。 5、为城市低保家庭每户每年发放取暖补助500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0元。 6、投资230万元,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轮椅捐赠、聋儿康复等残疾人帮扶工程。 7、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新增各类保障住房1000套以上。 8、新建宝通街小学,扩建胜利东小学,加快孙家小学、南苑学校建设进度,高标准完成6所学校校舍加固工程。 9、新建8处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10处社区书屋。 10、建成启用第二人民医院病房楼,进一步完善“先治病、后交钱”惠民诊疗服务。 潍城区委 1、对7个旧城片区进行开发,加快6个村迁村并点,推进3个现代化大型社区建设,改造提升10条市政道路,扩大城区集中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完成2.8万户天然气置换和5100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2、增加教育事业投入,加快9处新建、扩建工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推进市中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大柳树分院与基层卫生院协作,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4、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新增城镇就业34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开发公益性岗位700个。 5、加快集中供水建设步伐,解决1.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6、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打和修复机井200眼,铺设节水管道4000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000亩。 7、深入开展平安潍城创建,确保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影响恶劣的群体性事件。继续深化“六个起来”工程,确保治安刑事案件下降10%,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2个百分点。 8、加快推进农村和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1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坊子区委 1、完成虞河、白沙河综合治理、北海路综合提升工程,推进龙山路、兴国路南延和凤凰街西延,对城区部分路灯进行LED改造。 2、新增城区绿地面积10万平方米,成片造林2000亩以上。 3、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中供水工程人口覆盖面达到70%以上。 4、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 5、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统筹解决中小学校车安全问题。 6、把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和新农合统筹范围。 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4000人。 8、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标准。 9、推进“12343民生万事通”进社区。 10、建设保障性住房390套,改造棚户区880户。 寒亭区委 1、全面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组织实施“三街三路”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工程,完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体系。 3、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按购进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差价部分由区财政补贴。 4、为学校配备体育测试设备,提高学生体质监测水平。 5、实施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让广大农民群众看上内容更丰富、画面更清晰的电视节目。 6、实施潍高路东西连接线建设和206国道中修罩面工程。 7、实施固堤街道0.9万亩中低产田改造。 8、逐步建立覆盖全区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体系。 9、加快推进城区居住小区集中供暖设施改造,新建集中供热热源厂一处、大型换热中继站一处。 10、实施白浪河、虞河和峡山灌区总干渠城区段综合治理,对城区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容,加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推进“生态寒亭”建设。 青州市委 1、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城市、农村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到2400元、1200元,五保对象集中、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到2800元、2000元;按每人每年7200元标准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 2、启动青州三中新校、民族中专新校建设,提高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3、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5万元。 4、改造提升15条市政道路、背街小巷,改善居民出行环境。 5、新建10处城市街头绿地,完成造林5万亩,植树1200万株。 6、规划建设10处城区便民市场,方便群众生活。 7、积极推进农村规模化集中供水,解决3.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8、改造提升3条城乡主干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实现交通便民。 9、建设12处镇、街道垃圾中转站,配套厢式垃圾收集车,加快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诸城市委 1、坚持发展富民,积极推动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主导产业链式发展、新兴产业高效发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 2、完成16处校舍安全工程和125处城乡中小学、50处社区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 3、免费为1.5万名城乡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 4、实现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逐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并轨,提高并逐步统一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内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520套。 5、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全年实现节能5万吨标准煤。 6、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确保镇街和社区文化设施全部达到或高于全省标准。 7、构建城乡一体化为民服务体系,设立统一的“12341民生服务热线”,全天24小时接受群众的电话需求、诉求。 8、完善社区服务型党支部设置,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新体系,创新区域化党建模式。 9、年内完成60个城乡社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新建标准化“农家店”50家、“农超对接”企业10家,培育100个以上特色产业社区;社区聚集融合区竣工面积超过160万平方米、实现聚合居住1.5万户。 10、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施50个市级年度改革创新项目,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寿光市委 1、投资6000万元,抓好校舍改造、校车安全等教育重点工程建设。 2、投资1亿元,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覆盖到村级卫生室;出资1.95亿元,将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 3、投资730万元,新建彩虹公园、燕家游园等一批公共体育场所。 4、投资800万元,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确保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 5、投资5500万元,提高城乡低保救助标准;筹资1000万元,对中低收入重病患者实行医疗救助。 6、投资3100万元,建设新垃圾处理厂填埋区;投资2000万元,解决全市乡级以上道路卫生清理问题。 7、加快总投资41.8亿元的联盟化工、富康制药、巨能金玉米三大企业退城进园步伐。 8、投资1亿元,启动自来水三厂迁址新建;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2000万元,解决上口、侯镇部分村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9、投资2.5亿元,对全市335公里乡村道路进行维修改造。 10、投资1100万元,在全市重点部位和村庄增加视频监控探头2750个,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 安丘市委 1、深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基本完成校舍安全改造任务。多形式配备新型安全校车,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建、改扩建36处普惠性标准化幼儿园,改善学前教育条件。 2、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080元、2000元,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2000元;百岁以上老人长寿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 3、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一般诊疗费报销比例提高到80%,重大疾病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5万元。 4、加快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完成3处农村敬老院改扩建任务,完善城乡社会福利设施。 5、新建完善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各200个,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6、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0处,增加受益人口3.97万。 7、改造提升12条、105公里县乡道路、乡村道路,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 8、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改扩建市污水处理厂。推行“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垃圾处理模式,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年内完成植树1500万株。 9、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300套经济适用房、80套廉租住房。 10、免收市民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和青云湖休闲度假乐园门票费。 高密市委 1、抓好15个重点片区综合改造,年内新开工房地产12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 2、年内建设公共租赁房900套,廉租房30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0户。 3、继续推进城区供热综合改造工程,年内新增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 4、在城区规划建设6所新学校,市财政新增支出1700万元,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小学每生每年增至700元、初中每生每年增至900元、特殊教育学校每生每年增至3000元。 5、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全面完成校车更新管理,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6、加快建设4处小型垃圾处理厂、6处小型污水处理厂和71处垃圾中转站,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7、启动小康河北段、胶河王党桥至潍胶路桥段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北胶新河综合改造工程,加快农村生态修复和环境再造。 8、改造提升醴泉大街、立新街、凤凰大街西段、昌安大道等城区主干道;实施村级公路网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城乡交通条件。 9、加快推进美术馆、红高粱博物馆、镇(街区)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和社区文化中心建设,全力打造“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昌邑市委 1、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达标验收和扫尾工作,潍坊市技师学院昌邑分院新校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新建和改扩建普惠制标准化幼儿园20处。狠抓校园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2、将村卫生室纳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新农合参合率继续保持100%,下营卫生院、饮马中心卫生院投入使用。 3、抓好企业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金的落实,帮扶计生困难家庭2000个。 4、启动市体育馆建设,完成20个村(社区)、10处镇街区中小学体育设施配套,办好昌邑市第六届全民运动会。 5、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5800人。 6、稳步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新农合、城镇医保补助标准和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7、470套保障性住房9月份建成投用,同时启动新一批465套保障性住房建设。 8、大力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永宁路、灶朱路、北井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解决46个村(社区)、15所学校共3.6万人饮用水安全问题,农村环卫托管率保持100%。 9、市文化中心、文化公园、新华文博传媒中心建成投用,全市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 临朐县委 1、深入开展“大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抓好10大骨干和30个重点财源项目,9月底前落户过亿元项目9个以上。 2、组织实施好中央商务区三期、滨河新区、东郡等5大片区搬迁改造,抓好后楼等11处居民社区建设。 3、开工建设朐山西路,搞好黄山路、民主路、文化路、滨河路延伸工程建设,建成弥河湿地公园;实施潍九路、柳五路大修改建工程。 4、为农村中小学校配备148辆标准校车,完成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2500户。 5、完成沂山水厂柳山供水管网、嵩山水库地表水厂和东城加压站工程,解决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6、将369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逐步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7、在10处镇街全部建成垃圾中转站,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8、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主线,突出抓好相对后进村集中整治,选派100名“第一书记”驻村指导工作。 9、组织开展农村干部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着力解决少数村班子公信力不高、合力不强等问题。 10、制定城市社区党建意见,抓好14个城市社区建设,推行“网格化设置、属地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模式。 11、开展“临朐发展,我的责任”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实践“十要十不要”行为规范,加强换届后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 12、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组织161个县、镇部门和8743名机关干部包村联户,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各级领导干部分别建立联系点,25名县级领导干部全面落实“七个一”联系点制度。 昌乐县委 1、抓好南寨水库扩容、高档养老社区建设等267个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 2、实施标准化、数字化、生态化学校建设工程,建成潍坊市数字化校园10处,“班班通”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100%,学校绿化达标率80%以上。 3、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技能培训,城镇新增就业6500人,分期分批培训1.8万人次。 4、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785套。 5、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五保集中供养率85%以上。 6、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中供水工程覆盖人口90%,农村人口生活饮用水合格率90%以上。 7、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0公里,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8、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在11个镇街全部建成符合省级建设标准的综合文化站,完成30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9、抓好城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城东、城北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工程,开工建设城区工业垃圾和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提升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 10、开展植树造林,完成成片造林2万亩,完善农田林网5万亩,新建农田林网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4.5%。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 1、投资3.2亿元,新建续建5所学校、9所幼儿园,新购置65辆标准校车,完善智慧校园公共平台,实行学前3年免费教育和补助公办幼儿园,着力提高办学水平。 2、启用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加强和改善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 3、完善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低保、残疾、五保等救助对象全覆盖。 4、加快建设张营、清平、浞景集中居住区,年内回迁2800户以上;投资1.4亿元建设1250套保障性住房。 5、完成城市社区规模调整优化,投资500万元完善数字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实现“12343”服务全覆盖,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服务。 6、投资24.4亿元,建设文化传媒广场和体育公园,健全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7、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90元,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扶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扶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标准从每人每月5元提高到10元。 8、投资1.5亿元,建设鹤翔安养中心二期工程,年内可提供600人以上的养老托老服务。 9、建设运营5个商贸市场,规划建设2家大型超市,进一步方便居民生活。 10、建成人力资源市场,新辟100个以上公益岗位,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000人。 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 1、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一体化发展,争取将城乡居民养老纳入国家试点,推进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并轨,提高补助标准和报销比例,惠及城乡居民6万人。 2、加快水城、大家洼、央子“三校两园”建设,全面完成幼儿园、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校车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妥善解决东城部分在校小学生、幼儿的午餐问题。 3、安排400万专项资金,改造提升两个街道社区卫生中心,在全区46处村居卫生室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4、加密公交线路,完善公交设施,提高园区、村居公共交通保障水平。 5、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1800万元,改造农村供水管网,惠及38个村居4.5万人。 6、加快基层劳动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就业、转移就业和劳动力培训,年内培训2000人以上。 7、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超额完成上级分配任务,规划建设好外来务工人员社区家园,满足城镇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 8、以大气、水污染整治为重点,继续加强先进制造业产业园、临港工业园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协调周围园区搞好污染整治,进一步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9、财政投资1800万元,带动村级投资5000万元,完善村居基础设施配套,推进生态文明村居建设。 10、实施重点公共文化工程建设,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和群众文化中心,加快农村电视网改造;改造提升东西城文体场所,配套完善健身设施,打造“10分钟健身圈”,让发展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出口加工区党工委 1、对学前教育实行免管理费政策。 2、启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 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党工委 1、投资5200万元,改造“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5万亩,新建小型提水站6座,其中风力提水站1座,新打抗旱机大井56眼,疏通排水沟21条。 2、抓好列入省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15个村和38个省级扶贫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配套,9个村实现“村内通”,在四个街道完成4个垃圾中转站,改善乡村环境面貌。 3、建成潍坊实验中学,确保9月1日启用,教师公寓12月完成一期工程;建成岞山第二小学、4处省级标准化公办中心幼儿园,完成18处农村幼儿园改扩建;开工建设峡山完全中学;协调有关街道、部门单位架设通信光缆,建成峡山区教育城域网。 (下转A4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