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专版
 
标题导航
各县市区委、市委各直属党(工)委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承诺事项
2012年03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县市区委、市委各直属党(工)委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承诺事项




  4、建成区人民医院,建设门诊楼1幢、病房楼2幢;加快郑公街道卫生院建设。
  5、完善街道综合文化站,新建21个农家书屋,开展好送文化下乡活动。
  6、加快有线电视拓网工程进度,确保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98%以上,数字电视整转率达到85%以上,入户率达到55%。
  7、加快发展公路交通事业,确保昌峡路、下小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0公里以上。
  8、抓好赵戈水厂建设,首期辐射完成周边12个村;推进主城区水网延伸,辐射完成丈岭社区、南辛半岛共36个村和岞山部分村的饮水安全工程。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1、深入开展“优质服务项目”创评活动,评选表彰100个市直机关“优质服务项目”。
  2、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的全面素养,提高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年内组建潍坊市慈善总会市直机关分会,发动广大机关干部职工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帮贫、扶困、助残、救灾等慈善活动,帮扶社会弱势群体。
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委
  1、抓好“建组织扩覆盖,打造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力争全市非公有制基层组织覆盖率达到60%,实现党员发展数量质量新提高。
  2、做好当前全市工商联系统的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与交通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系统联系合作,力争为民营企业争取贷款1.5亿元以上。
市委社会组织工委
  1、指导社会组织年内新成立党组织300家,使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超过60%,工作覆盖达到100%。
  2、年内在市管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1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0名,吸收社会组织负责人、出资人和业务骨干加入党组织,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3、培育树立100个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带动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4、组织开展以“服务企业、服务农村、服务社区、服务民生”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组织100家社会组织、1000名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慈善救助、志愿服务、送医下乡、进军营拥军等系列服务民生活动。
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
  1、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督促符合条件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尽快建立,扩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覆盖面。
  2、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手机信息平台,提升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
  3、落实离休干部生活待遇,市直离休干部医疗统筹金增长10%。
  4、组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培训学习骨干至少2000余人次。
  5、举办1—2期离退休干部形势报告会,拓宽老干部视野。
  6、全年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文体活动400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7、争取资源扩大老年大学办学规模,改善硬件设施,加强制度建设,推行微笑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委
  1、开展“项目提升年”活动。实行领导干部包靠县市区、开发区制度,开展走访服务企业活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源、金融资源和市外资源支持,全力抓好投资过亿元项目推进,确保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亿元。
  2、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大服务业投入,重点抓好投资过1000万元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四大载体”,加大扶持考核力度,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3、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快推进重点镇改革试点,寿光羊口、诸城昌城、安丘景芝尽快完成机构设置、完善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启动5个后备试点镇试点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构建多元化办医格局,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委
  1、加大工业科学投入力度,全力组织好总投资3659亿元的1046个项目(其中结转续建项目537项,计划新开工项目509项)建设。
  2、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力争九个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增长30%以上。继续实施“85311”工程,科学引导投资重点向完善产业链转移。力争今年八个重点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00亿元,利税和利润分别达到700亿元和500亿元。
  3、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组织企业开发完成达到国内先进以上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350项,争取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300项,其中国内先进水平以上260项,争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9家,全年完成企业技术开发费投入90亿元,增长20%;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000亿元,利税180亿元。
  4、加快信息技术提升和应用,实施第三批两化融合示范工程,确立5家标杆企业、10家示范企业、20个示范项目。
  5、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组织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29.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9亿元,实现节能量32万吨标准煤;抓好10个省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全面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争取10个以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获得国家财政奖励。 
市教育局党委
  1、多形式配备新型安全校车1500辆,基本实现全覆盖。
  2、完成400所农村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3、对全市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和孤残学生实施高中免费教育,实现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助学全覆盖。
  4、做大做强教育惠民服务平台,把“咨询投诉、社会培训、校企合作、出国留学、人才交流”等17个惠民服务分中心进行实体化运作。
  5、深化育人为本12项基本制度建设,把“育人为本、安全优先、促进公平、强化服务”落到实处。
市公安局党委
  1、拓展“潍坊公安民生服务在线”功能,研究推出新的便民项目和功能模块;开设公安政务微博,3月份市局政务微博上线运行,县市区公安局政务微博陆续开通。
  2、组织开展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专项行动,破案数同比提升5%以上,实现多发性侵财案件稳中有降,街头“两抢”、入室盗窃等可防性案件明显减少,盗抢机动车案件同比下降5%以上。
  3、在全市出入境管理大厅安装银行卡自助缴费系统,实现业务受理、缴费“一站式”服务;团体申请一次达5人以上的,实行电话预约、快速办理,70周岁以上的老人、孕妇、残障人士,优先办理;户籍迁入我市不满10年的申请人,除特殊情况外,在申请出国(境)证件时,不再进行书面函查,进一步缩短申请时间。
  4、利用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向驾驶人、车主发送驾驶证审换证、车辆临界报废、驾驶证年审、机动车非现场交通违法等信息。
  5、开通特殊群体汽车驾驶人考试绿色通道。对提出申请的在校学生,在假期内办理预约、考试;残疾人学车考试,从报名、预约、考试等各个环节,提供便利、优先服务;对准考证明临近期满、符合考试条件的学员随到随考。
  6、建立“365”消防服务网络,24小时受理消防监督业务申报、来访和投诉等业务;依托“365”消防服务中心、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室及“365”消防工作室,免费为群众代理适用简易程序的消防业务事项。
市民政局党委
  1、中心城区和市属开发区的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6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不低于16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2000元,保障标准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立“三无”(无法定赡养扶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人员生活救助制度。  
  2、深入开展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60%的农村社区达到市级和谐社区标准,50%的城市社区达到省级示范社区标准。
  3、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重点推进养老事业“五化”(个性化、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多元化),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处。
  4、推动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婚姻登记处达到全国3A级标准。
  5、进一步提高自谋职业补助金标准,确保全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到72%以上。
市司法局党委
  1、继续扩大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面,成立中共潍坊市律师协会支部委员会等5个社会组织党支部。
  2、出台并认真实施《潍坊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办法》,案件监督回访率达到100%。  
  3、认真做好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对移交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社区矫正人员管理覆盖面达到100%。
  4、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建成规范化人民调解委员会9338个,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5、劳教人员违纪率控制在2%以下,所内改好率达到95%以上,心理矫治建档率和心理测试率达到100%,教育矫治评估体系更加完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
  1、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2、不断提高退休人员工资标准,年内为退休人员增长工资10%以上。
  3、通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落实贷款贴息等措施,支持、带动3000名以上人员自主创业。
  4、大力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确保年内引进高层次人才2000人。
  5、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年内企业五项社会保险扩面净增10万人。
市规划局党委
  1、基本完成白浪河北辰绿洲综合整治工程建设。
  2、深化细化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地下空间规划,形成规划成果。
  3、完成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整合,由规划委员会决策后,付诸实施。
  4、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规划编制,确保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率达到80%以上。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
  1、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9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年内完成保障性住房任务21390套。
  2、大力开展绿色建筑建设,努力提升城市品质,年内争取6个以上项目通过省级以上绿色建筑评审,提高环境质量和居住水平。
  3、续建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音乐厅年底基本达到使用条件,为市民提供一流的文化娱乐场所。
  4、加快会展中心建设,今年8月底全面竣工,为鲁台会提供永久会址。
  5、开发建设虞河湿地,最大限度地发掘、修复和提升现有自然资源,打造生态、自然之河。
  6、推动农房建设常态化,年内建设农房4万户。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委
  1、开展“无偿供苗、送绿进社区”和“绿化美化十佳社区”评选等社会绿化活动。
  2、投资1800万元,在北海路、文化路等道路绿地设置休闲座椅700套、更换护栏25000米。
  3、投资2000万元,实施绿荫工程,乔、灌木覆盖面积达到绿地总面积的70%以上,乔木覆盖率达40%以上。
  4、开展“和谐城管”创建活动,树立城管执法队伍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为民服务的新形象。
  5、抓好数字化城市管理续建工程建设,完善和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
  6、落实2012年10件“民生实事”工作部署,开展城区10吨/小时(含)以下小型燃煤锅炉整治。
  7、加强市政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实施好道路改造和桥梁维修工程。
  8、组织实施监控扩容、光源改造、路灯安装等城市照明工程,抓好风筝广场、人民广场及周边区域亮化提升改造工程。
  9、年内完成100公里铸铁管更换改造任务,继续实施天然气置换和危旧设施改造,保障燃气行业安全运行。
  10、推进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确保规范运行。
  11、采用BOT模式,力争2012年内开工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年内建成运行。
  12、加强城市供水行业监管和供水设施建设,保障城市供水充足,保证供水水质达标。
  13、年内做好国家园林城市复检迎查工作,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
  1、精简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对符合《山东省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和道路货物专用运输经营许可办法》规定的三种非经营性道路货物运输行为不再实施经营许可。
  2、开通滨海区内公交线路,调整优化城区公交线路。
  3、加快机动车维修24小时救援信息网络建设和快修连锁经营,为市民提供运输安全应急救援保障。
  4、加快北海路与北环路互通立交工程建设,力争10月底前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5、加快实施农村公路“网化”工程,10月底前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200公里。
市水利局党委
  1、加快编制潍坊市现代水网规划,4月底前完成中心市区规划,6月底前完成其余县市区规划。
  2、加快市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抓紧搞好两岸坝顶路面硬化和治理绿化工程,6月底全面峻工。完成北部水网“南一横”工程、完成南水北调双王城水库工程半年建设任务。
  3、加快寿光、安丘等8个县市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完成投资24390万元,新增灌溉面积7.3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31.7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0万亩,新增节水能力3084万方。
  4、加快水系生态工程建设,完成投资64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以上。
  5、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抓好《山东省超计划(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征收水资源费暂行办法》的落实,实施用水总量控制,搞好水资源论证,完成水资源费2200万元征收任务,进一步做好城区自备井的关闭工作,关闭自备井200眼。
市农业局党委
  1、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20家,完成50个村的产权制度改革。
  2、组织指导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创建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100个以上。
  3、以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为主线,组织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行动和农业科技百日服务行动。
  4、组织开展全市春季农资打假护农活动。
市商务局党委
  1、提升家政服务水平。建设100个综合性社区家政服务中心、8个县市家政服务网络分中心和全市家庭日用消费品直流配送系统,培育骨干企业和优秀服务品牌,扩大现代家政服务领域和服务内容。
  2、提高“放心肉”流通服务水平。开展省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投资80万元,建设肉品追溯系统二期工程,完善“放心肉”服务体系,推进“放心肉”监管上档升级。
  3、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总投资4亿元,建设1个集散市场,12个分拣中心,1549个回收站点,形成金字塔式回收体系,方便城市居民生活,推动发展循环经济。
  4、推动“放心早餐”工程建设。投资6000万元,新设4家定点放心早餐配送企业,增设网点400个以上,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5、提高农产品消费安全水平。投资6200万元,建设农产品信息质量追溯查询系统,打造3个农产品物流中心、3个农产品流通链条,对接超市和生产企业分别达到300家和800家,设立出口农产品专柜30个,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6、完善城市商业设施功能。推进商业网点合理布局和商业业态结构调整,创建社区商业示范社区,省级以上商业示范社区达到20个。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
  1、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
  2、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家数字化影院。
  3、农家书屋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4、大力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1181”工程,全市建成100个规范化公共电子阅览室。
  5、以“魅力潍坊·浓清四季”活动为主线,打造群众文化活动优秀品牌。
市卫生局党委
  1、深化“医疗惠民行动”,全面落实20项惠民便民措施,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不放心和看病不满意等问题。
  2、在全市纳入省、市统一规划设置的3185处村卫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减轻群众药费负担。
  3、实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程,对全市1.4万名乡村医生开展在岗集中培训,提升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年内创建5处星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4、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0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为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
  5、大幅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个人缴费提高到不低于60元。提高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大幅提高二、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最高支付限额全市统一规定不低于10万元,达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倍以上。
潍坊学院党委
  1、对现有57个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进行调整优化,申报2-3个与光电、信息、现代物流等领域专业。办好2个山东省百万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2、实施潍坊学院服务潍坊行动计划,推动15个重点合作项目的研究,落实中青年优秀教师和管理干部赴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办好歌尔科技学院和海运学院,开设北海大讲堂。
  3、加大光学、区域经济学等省级重点学科和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开展应用性研究,确保纵横向科研经费1000万元以上。
  4、加快建设校园信息化二期工程,完善教学科研管理、学生教育管理、虚拟实验教学、图书信息等系统,年内建成校区之间的统一网络应用平台,完成新建校区信息化建设。
  5、实施“2125人才工程”,重点引进领军人物和省级学科带头人。落实中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海外培训项目。
  6、加强与20余所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扩大留学生规模,实施学生国际培养计划。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7、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引导大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科技竞赛活动,确保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0%以上。
  8、做好高新区、滨海区预留土地征用、规划和建设,完成11、12号学生公寓和3号学生餐厅的施工及配套设施建设,年内交付使用。
潍坊医学院党委
  1、打造合理学术梯队,选拔培养校级3-5个优秀教学团队、3-5个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力争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2、建设全国麻醉学医师培训基地,以及山东省病理诊断会诊中心、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等7个中心建设。
  3、加快做好新病房楼规划设计、附属医院浮烟山新院区筹建工作。
  4、规划设计建设国内高水平科技实验楼,分期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协调地方政府,在浮烟山校区周边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
  5、落实大学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组织实施“九项计划”和“九大工程”。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