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20日凌晨,重庆市江北区一中石油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在更换汽柴油价格牌。 (新华社发) |
|

|
|
核心提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自20日零时起上调汽、柴油价格。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幅度之大、频率之快,为2008年底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以来所罕见,并宣告我国成品油价格全面进入“8元”时代 国内成品油价还会涨多高?调价对通胀预期影响如何?怎样进一步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油价高速上涨时代,应如何应对?记者20日采访了相关人士。 国内成品油价格全面进入“8元”时代 国家发改委19日晚间宣布,自20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600元。调整后,北京地区93号汽油首次“破8”,每升上涨0.48元达到8.33元,0号柴油的价格也每升上涨0.52元达到8.31元。 随着国际油价波动幅度加剧,近年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加速上调。以北京为例,93号汽油从6元时代攀升到7元时代用了540天,而从7元时代攀上8元时代则用了454天,缩短了近100天。“这预示着,我国已进入油价高速上涨的时代。”卓创资讯成品油市场分析师陈晴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指出,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已难以规避国际油价大幅变化对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影响。 自2月8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后,受伊朗核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攀升,推动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一个多月后再次上调。邓郁松认为,当前供给面因素是决定国际油价走势的主要因素。由于全球新增剩余产能主要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OPEC产油国的政治风险,特别是伊朗核危机等因素,导致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在高位震荡。 对通胀预期从绝对水平看比较有限 通胀预期仍存情况下,成品油价格大幅调整会否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邓郁松认为,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增幅回落至4%以下,国内通胀压力和物价压力明显缓解。预计今年物价涨幅低于去年,这为国内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创造了条件。 分行业看,成品油价格上涨首先将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领域,包括城市公交、铁路客货运、农村道路客运、出租等行业。由于此次涨价幅度相对较大,市场担心对厂矿企业生产以及相关物流行业形成较大压力,进而施压国内物价。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说,我国将今年物价调控目标设定在4%左右,已经为价格改革预留了空间。从目前的情况看,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对物价上涨的压力肯定是有的,但从绝对水平看比较有限。 高盛数据显示,成品油在CPI中所占权重大约0.5%,此次汽、柴油价格平均涨幅为7.4%,预计对CPI的影响为0.37%。发改委也表示,调价后将按照已建立的石油价格补贴机制对相关行业进行补贴。 成品油定价机制完善亟待推进 市场对此次成品油价格上调早有预期。在强烈的涨价预期下,从2月下旬开始,贸易商大量补充库存,炼油企业则减少大量出货,这都对成品油市场正常供应造成影响。 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前国内春耕生产用油旺季即将来临,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及时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进一步理顺价格关系,对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以来,在我国成品油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更加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的同时,成品油价格涨快降慢、涨价预期下供应商囤货减供干扰市场正常秩序等现象时有出现。邓郁松说,此次大幅上调成品油价格从侧面反映了缩短调价周期的必要性。当前国际原油价格处于频繁大幅波动周期中,22个工作日的周期产生一定时滞效应。而成品油价格往往上调不到位,导致该下调时不能及时下调。 他建议,应进一步缩短调价周期,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及时上调和下调油价。定价机制的完善应兼顾短期和长期,向市场传递准确长期明确的价格信号,促进节能和替代能源,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能源价格改革的关键点是实现透明的定价机制、透明的能源企业成本和公平有效的能源价格补贴;需要尊重定价机制,同时致力于有区别的、直接的能源补贴设计;进行有目标、有步骤、有时间表的主动渐进性改革。 (据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进入“8元”时代 谁还很“淡定”? 相对于前几次调价而言,此次调价幅度较大。为此,专家指出,小排量车型将更受关注,自主品牌或将受到冲击,新能源车“蔚然成风”仍需时日。 油改气出租车主 表示“无压力” “一大早来加油,发现油价又涨了,听说很多地方已经超过8块了。”记者20日上午8时许来到中石油合肥公司正发加油站,一位正在加油的刘先生感叹道。 油价上涨会给车主带来多大的经济负担呢?刘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是1.6排量的车,100公里大约耗油9升。他每天从家开到单位来回约25公里,原来93号油价7.48元/升时,每日开销约为16.83元,调价后一天也就多了1块多钱,一年增加不到400元。“我的车子比较省油,像这样的油价目前还是可以承受得起的。”刘先生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油价上涨对于出租车并没有多大影响。一位在合肥开了十多年出租的崔师傅告诉记者,合肥的出租车基本都已完成油改气。“我们一天大约能挣400元,如果按照烧油算的话,每天需要两三百元,去掉上交的费用,每天基本倒贴。而加气按3.5元每立方米,每天只需要加约100元,每天至少能挣150元。”崔师傅对于油价上涨表示无压力。 “汽车是刚性需求” 购车者要更理性 面对新一轮油价上涨,汽车销售会受到什么影响?记者来到合肥亚夏汽车城,随机走访了几家汽车品牌的4S店。 正在提车的陈先生表示,油价上涨并不会影响自己的购车计划,自己选车时主要还是从节油、经济实用性的角度考虑,因此选择了1.6升的小排量车型,“不过对于我们工薪阶层来说,油价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买车主要是为了节假日出行方便,平时上下班还是会选择骑电动车。”“油价上涨用油负担肯定会增加,但对于我们来说,车是必需品,是刚性需求,油价上涨也没办法,该用的还得用。”在另一家4S店里,车主李先生说。 一家4S店的市场部主管巩笑雪表示,目前看来,油价上涨汽车销售市场并没有太大波动。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补贴政策的出台,使得消费者本身的购买意愿更为理性,购车者在购车时一般都会考虑到节油的问题,因此,10万元左右的小排量车成为热销车型。 节能型环保电动车 会越来越受关注 “中国现在石油对进口依赖性比较大,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油价跟着涨,这是必然的。油价上涨促使人们关注小排量汽车和节能型汽车,对节能减排是有一些积极影响的。”安徽省汽车协会会长梁华平同时认为,油价上涨或将对自主品牌市场有一定冲击。 梁华平认为,油价上涨对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销售是有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现在电动汽车的普及,还受到技术、配套设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汽车电池的成本、使用寿命,充电设施是否配套到位,这些是消费者要首先考虑的。目前看来,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技术上的问题还有待解决有待完善。 (据新华社合肥3月20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