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嵌城 绿掩山 林绕村 |
青州全民联动建设“森林城市” |
|
|
本报讯 (刘倩倩 宋健)又是一年植树时。在三月的春风中,青州大地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播绿热潮。在城市,市民纷纷走上街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在山区,人们正忙着开挖树坑栽植苗木;在平原,一排排整齐的林网正拉开框架。 园嵌城。在今年的城区绿化中,青州市突出“古、青”特色,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花灌木和果树栽植,计划新增绿地面积130万平方米,形成“三季有果、四季常青”的独特城市绿化特色。 为激发社会各界植树绿化的积极性,该市创新性开展认种认养活动,广泛发动群众营建“先锋林”、“企业林”、“青年林”、“巾帼林”等“纪念林”,栽植“成长树”、“亲子树”、“友谊树”、“幸福树”等“纪念树”。截至目前,共有149个单位(个人)交纳认种认养费用121万余元,认种认养银杏、山楂、柿子、西府海棠、樱花、旱柳等各类树木1.3万株,掀起了一股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文明新风。 青州市还对城区100多家单位、企业的庭院进行绿化改造,对房前屋后的闲置地、边角撂荒地实施绿化,已硬化的庭院破硬建绿,将庭院绿地率提高到30%以上。目前,该市已建成街头公园绿地24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45%,绿地率4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5.04平方米,真正实现了“园嵌城中,城镶园里”的绿化效果。 绿掩山。在荒山造林工作中,青州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原则,采取市级工程招标造林、镇级成片造林、全民义务造林、企业及大户造林五种模式推进造林,做到了绿化投入多元化。积极采取以奖代补政策,连续两年对荒山绿化进行补助,补助标准达到300元/亩;争取防护林建设、森林抚育项目等多个林业建设项目;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探索建立林业生产经营新机制,加快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合理流转,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参与绿化建设的积极性。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该市在山区绿化中因地制宜,坚持栽管并重,选用黄栌、火炬、杜鹃等景观树种以及山楂、柿子等经济树种,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和封山禁牧工作,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防虫防害,仅去年一年,该市共完成荒山造林4.5万亩,植树900多万株。今年规划完成荒山造林5万亩,植树1000万株,将西南山区打造成绿树掩山、群山环翠的森林“氧吧”。 林绕村。为加强平原林网道路绿化工作,该市制定了《青州市2011-2020年平原绿化工程规划》,以何官镇南张楼农田林网建设为样板,同时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建设、路域治理等项目,合理规划林网网格面积,采取工程招标、群众造林等多种形式,对残次林网进行更新改造,对伐后未更新和破坏严重、未绿化的出村路、联村路、生产路等进行高标准绿化美化。据了解,去年该市已完成道路绿化长度205.7公里,新建农田林网3000亩,完善农田林网2.3万亩。 该市还积极搞好镇村绿化美化工程,深入开展“创绿色家园 建富裕新村”活动,对镇、街道驻地主辅道路两侧和产业园区进行绿化美化,在条件合适的镇、村规划建设公园或休憩绿地,鼓励引导群众在村内道路两侧、空闲隙地、房前屋后、庭院及村庄周边“五荒”等区域栽植树木,努力打造林绕村、村环林的立体绿化景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