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韩立新 家住诸城市密州街道六和小区的张汝香,今年47岁,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七年前,一场意外车祸夺去了她丈夫的生命,从此,她照料八十多岁瘫痪在床的婆婆,教育抚养女儿,历尽艰辛而无怨无悔,受到人们的称赞。 张汝香和丈夫结婚后,一家人勤俭持家,和和睦睦。7年前丈夫去世,家里的顶梁柱崩塌。为了照料老人和女儿,张汝香挑起了家庭重担。多年来,她每天早早起床准备家人的早饭,晚上伺候老人休息,辅导孩子作业,入睡时通常已是深夜。为了照顾好婆婆,张汝香决定不再出去上班,就在居委会的建筑公司打打零工。 每天,张汝香要为婆婆做可口的饭菜,一口一口地喂,每天定时为婆婆洗头擦身,翻身按摩。每到季节变换前,张汝香总是早早地为婆婆准备好衣物,床单被褥洗得干干净净,从未让婆婆睡过脏床、穿过脏衣。为了解除老人的寂寞,她给老人买了一台小收音机,让老人听新闻、戏曲,解解闷。老人喜欢吃什么,张汝香总是想尽办法为老人做。为了调节口味,增加营养,她经常换着花样给婆婆煮吃的。婆婆看到儿媳为她做完一系列的护理后,满头是汗,总是心疼地拉着儿媳的手说:“孩子,妈拖累你了,妈实在不忍心让你整天这么辛苦呀。”听着婆婆这样说,张汝香非常感动,总是笑着对婆婆说:“妈,您放心,我还年轻着呢,再说孝敬您、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 二十年的朝夕相处,张汝香和婆婆从未红过脸,她总是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她的女儿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也都要给奶奶买点小礼物。 张汝香侍奉婆婆的辛苦,左邻右舍看在眼里、挂在嘴上,都夸她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媳妇。张汝香的举动带动了小区一些年轻人争做孝顺儿子、好儿媳,同时,也影响着她的女儿。女儿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在家总是主动干些家务,常常伺候奶奶,为妈妈分忧解愁。 多年的艰辛,让张汝香更加深深地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做到“孝顺”不容易,作为媳妇更难,张汝香用行动彰显了“婆媳一家人”的温暖亲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