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发展 优化服务 重点突破 |
高密开辟工业发展主战场 |
|
|
本报讯 (记者孙克义 通讯员王晖)康达环保产业园、汽车配件产业园、山赛孚醇醚燃料等21个总投资54.9亿元的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奠基,拉开了高密城北工业区建设的大幕。 高密立足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按照“北工、南文、中商、东新”的城市布局,把城区北部作为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举全市之力规划建设了总面积55平方公里的城北工业区。按照高新产业区、先进制造业区、现代化工区及姜庄工业园、咸家工业园“组团”发展的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城北工业区整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放眼长远,将工业园内的高新园由原来的10平方公里扩展到20平方公里,使光伏电、数控机床、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抓住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落户的机遇,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创新载体;在规划建设的先进制造业区内,孚日电机、亚盛重工、鲁重数控、宏泰数控等先进制造企业一字排开,形成了工业发展的集群效应;为更好地推动城北工业区发展,高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从全市选配精干力量成立了城北工业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工业区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管理服务工作,使城北工业区与相关部门和各镇街区的关系得到理顺,形成了联动发展机制,并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打造最优政策环境。 高密把2012年作为“干部作风建设年”和“项目建设攻坚年”,从历练干部作风入手推进城北工业区发展。园区内所有项目都建立了台账,从项目的开工奠基着手,全过程跟踪、零距离服务,保障项目顺利施工;实施重点项目包靠制度,每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并且将市级领导包靠的项目都纳入观摩点评范围,公开包靠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做到了既点评项目建设,又点评个人实绩,努力形成了市级领导、城北工业区领导小组、市直各部门、镇街区、项目负责人“五位一体”同步推进机制,全市上下现已形成“时时以项目为先、处处以项目为上、事事以项目为重”的浓厚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