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体系 优化环境 集聚优势 |
科技创新为我市经济发展提速增效 |
|
|
本报讯 (记者韩立新)近日,记者从市经信部门获悉,去年我市深入实施“蓝黄”两大战略,不断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集聚优势科技资源,着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成为转方式调结构和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有力“加速器”。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全市新口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349.7亿元,同比增长30.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4.9%。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6家,居全省第一位,总量达到324家,居全省第二位。歌尔声学、沃华医药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8家。潍柴动力创建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山起重机、富维薄膜等14家企业创建为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总数达到33家,居全省首位。半导体照明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大功率LED路灯应用数量突破10万盏,居全国首位。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试点工作调度会上,我市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城市代表,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重点行业发展优势明显。汽车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轮胎制造等产业产值达到1192.75亿元,超过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总量的1/2。其中,汽车制造业总产值达到576.71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为25.41%;合成材料制造业达到196.74亿元,占比为8.67%;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业达到218.19亿元,占比为9.61%;轮胎制造业达到201.11亿元,占比为8.86%。 园区基地建设成效显著。把高新区作为全市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龙头,着力加快“63513”全省新兴高端产业示范工程实施,推动建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半导体发光产业集群建设获国家科技部批复。全市已建成LED半导体照明、动力机械、电声器件、潍坊光电、磁电装备、卤水综合利用等6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光电子、软件、生物医药、潍柴动力、歌尔LED等园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