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3.6% |
比上月反弹0.4个百分点 油价传导效应显现 |
|
据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报告,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6%,涨幅比上月反弹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报告分析指出,在3月份3.6个百分点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9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7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CPI比去年同期上涨3.8%。 从更能反映价格最新变动的环比情况看,3月份,全国CPI环比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2%。 上图:4月9日,顾客在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一超市选购食品。 (新华社发) □分析 油价传导效应显现 菜价上涨的时间是有限的,然而一些新的涨价之声又起:国内部分食用油、奶粉品牌宣布涨价8%至10%,一些品牌的洗发水等日用品也加入涨价行列,各地出租车的燃油附加费纷纷上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近期国家较大幅度提高了油价,油价的涨价效应会通过原材料、生产、运输成本的上涨,乃至心理预期变化,从上游逐渐传导到下游,对CPI的推动作用会日益显现。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提醒,3月份CPI的上游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上涨0.3%,说明油价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有回升迹象,值得注意。 “现在看来,CPI回落的速度可能比原先预期有所减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 “中国已经进入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价格全线上升的新阶段,在倒逼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对物价形成了较大压力。”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认为,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是中长期的,特别是国际油价的再起和高涨,更是对国内物价的稳定不利。 专家建议,要强化低保标准和价格补贴与CPI上涨的联动机制,尽可能减少基本生活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要搞好农产品供求信息的对接,尽可能避免诸如菜价暴涨暴跌情况的出现。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财政政策在稳增长方面要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而货币政策在保持总体稳健基调的同时,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快推进金融等垄断行业改革,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经济的活力。(据新华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