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B05版:财富周刊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新闻
 
标题导航
图片45
中国画节助推我市文化产业提升
“第二届中国画节”新闻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
 于希宁精品画作 来潍巡展
潍坊市第十二届迎春书画展开幕
人杰地灵名家辈出
2012年04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杰地灵名家辈出
——访中国著名花鸟画家张培智




  未见张先生之前,我先从网上找了他的画作,乍一看便被浓烈的色彩所震撼:这是中国传统画作吗?浓重的红,鲜艳的蓝,仿佛越过时空轨迹的笔触,似乎画家本人笔下饱含无数感情,就要冲破屏幕直奔眼前。
  见到张先生,方明白过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高龄画出如此激情饱满的画作。眼前的这位老人精神矍铄,与你交谈时,时常抚掌大笑,作为中国享有盛名的“牡丹王”,张先生一派自谦和蔼的态度,着实让人敬佩。
  张先生生于1941年,虽是古稀之年,但从他身上所彰显出来的,却是与年轻人无异的活力。16年前,已是中国画坛大师的张先生毅然决定出国游学,虽然中国的很多大师都是留学归来之后取得更大成就,但张先生那时年纪已经不小,舍弃国内优渥的生活去国外从头开始,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求变、求新”是张先生自画画以来铭记于心的信条,他一直坚持没有这一点,就不是艺术,而只是复制。
  国外游学的经历让张先生的艺术生涯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自此之后,张先生的画作之中,便有了西方油墨的踪迹,而且颜色也跳脱出了中国画传统的飘逸淡雅,变得更加醒目、激烈。中西方绘画艺术,在张先生这里实现了高度的融合。201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张先生的个人画集,这套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被业内俗称为“大红袍”,至今也不过有50余位大师获此殊荣,包括齐白石、张大千、李苦禅等蜚声海内外的大师,代表着中国画界最高水准。这套张先生个人画集的出版,也证明了张先生个人艺术成就已经达到了至真至美的境界。
  与张先生的交谈并不仅限于绘画。作为潍坊人,张先生对家乡的书画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人才辈出,是张先生对潍坊书画领域的评价。因为历史原因,潍坊在书画领域的人才众多,培养体系也非常发达。从宋代《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近代花鸟画大师于希宁,郭味蕖,著名诗人臧克家,到现在的刘大为,郭怡宗等在全国都首屈一指。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潍坊出现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书画艺术家,包括徐培集、张建时、郭之光、于演堂等。苏东坡,郑板桥等许多外籍人士,在潍坊这片热土上大有建树、功成名就的也不乏其人。这得益于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育人环境。
  从潍坊走出来,继而回归潍坊。很多现代绘画艺术大师都走了这样的一条路,比如于演堂、郭之光、卢鸿恩、赵修道等,这些大师们先后“反哺”潍坊,为潍坊的书画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也成为潍坊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今,张先生也循着这条路而来,他时常回到潍坊,与年轻的弟子们讨论,并把国外所得的经验传授与他们。张先生经常说走艺术这条路不容易,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作为前辈,更应该有所担当,担起引领年轻人的责任。
  “我一直觉得自己心态很年轻,我在55岁的时候开始向年轻人学习,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一无二的长处,哪怕你已经是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否则就要落后,就要被追上。”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没有什么比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更重要的了。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张先生的画作中,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博大仁爱,宽容与祥和。
             □薛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