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生态城市 魅力潍坊·安丘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时评
 
标题导航
百泉之乡 秀美辉渠
生态郚山 创业家园
2012年05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郚山 创业家园
特约记者 田杰 通讯员 朱金升 刘绪忠 张千太
  太平山风帆飞扬 (孟祥平摄)
  有机瓜菜誉四方 (孟祥平摄)
  五龙山风景奇峻 (孟祥平摄)



  生态旅游,魅力无限
  郚山镇坚持可持续发展,着力保护培育生态资源,深度挖掘绿色财富,生态旅游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整合生态资源,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郚山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境内五龙山素有“小泰山”之称,总面积6000多亩,2005年被山东省林业厅授予省级森林公园,2010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是潍坊市29个“一卡通”旅游景区之一。园内自然风景优美,山势峻拔,浑然天成,山间古树林立,奇峰怪石突兀,山泉、涧溪随处可见,奇松、怪石、幽洞、清泉成为五龙山“四绝”;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民间传说,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古齐长城遗址横亘山顶,相传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近年来,又新建烽火台、庙宇等景点多处,引进了火鸡、梅花鹿、山鸡等20多种观赏性动物,新植马尾松、樱花、百日红、香花槐等观赏性绿化苗木5万余株,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香花槐基地,每到春天香花槐盛开的时节,鸟语花香,穿梭其中,让人流连忘返。围绕建设山东省旅游业强镇,今年,郚山镇邀请省林业部门现场考察,规划将五龙山改造提升为国家AAA级景区,并通过修建山顶道路,将太平山低碳工业旅游区和五龙山公园串联在一起,总面积达到3万亩,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填补安丘市境内无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空白。
  利用资源优势,打造省级水利风景区。五龙湖位于郚山镇镇区中部,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周围群山环绕,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山涧溪水淙淙,湖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已成为人们旅游、休闲、垂钓的最佳去处。2011年,五龙湖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为提升景区的可观性,投资400万元建成了文化气息浓郁的揽月广场。今年又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东安山生态产业园项目,项目建成后,集种植、养殖、采摘、教学科研、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打造全省高端生态产业园,进一步丰富游乐内容。在培育开发周围生态资源的同时,做好五龙湖水面保护工作,积极争创省级水利风景区。
低碳工业,蓄势勃发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郚山镇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同时坚决把污染企业挡在门外,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积极开发新能源。郚山镇地势南高北低,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头8个,开发风能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风电发展潜力巨大。已建成的太平山风电场,是省内第一个山区风力发电场,总投资5亿元,装有850千瓦的风机58台,年发电量1.3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万吨。今年,投资5亿元在大车山、大安山一线再上1个风电场。3至5年内,境内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0万千瓦,风电将成为郚山的特色和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郚山镇扶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金鸿集团走自主研发和产学研结合路子,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研发成功了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性能碳化硅,填补了国内空白,起草制定的反应烧结碳化硅方梁、反应烧结碳化硅辊棒2项标准,被颁布为国家标准。为进一步培强做大企业,开工建设了总投资3.8亿元的年产2000吨反应烧结碳化硅结构陶瓷项目,目前生产车间、科研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利税2亿元。
  全力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郚山镇把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放在首位,优选项目,决不允许有污染的企业在境内落户。同时,从严管控污染小企业。今年以来,对6家小造纸厂、小塑料颗粒等“五小”污染企业全部进行了强制关停,进一步净化了境内的生产经营秩序,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
提升农业,助农增收
  郚山镇坚持富民优先,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确立了“山上林果、平原瓜菜”的区域化发展总体思路。先后建起了泥沟瓜菜、墨黑大葱、冷家山核桃三大生态种植基地,带动了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大葱、大棚西瓜、核桃覆盖了全镇70%以上村庄,实现了“一村一品、多村一品”。
  合作经营助推农民增收。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该镇先后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38家,发展起了一大批农产品品牌。泥沟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的龙溪瓜菜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保证了瓜菜品质,2010年,“泥沟”西瓜顺利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畅销青岛、潍坊、淄博等大中城市。龙溪瓜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规模不断壮大,已覆盖周边村庄12个,发展农户1600余户,西瓜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人均增收近3000元,成为安丘市十佳专业合作社之一。
  龙头带动拓宽增收路子。该镇引进了总投资2亿元的山东沃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推行“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销模式创造了条件。企业投产达效后,农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可带动周边发展大葱、大姜等高效农业3万亩,必将进一步拉长全镇的农业产业链条。今年,企业通过墨黑大葱专业合作社牵线,在墨黑大葱基地内建立了5000亩的标准化生产自属基地,将农户和龙头企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提高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规模扩大增强发展潜力。该镇把发展核桃产业作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突破口,建立了360亩的核桃苗木繁育基地,今年新发展的冷家山核桃基地,总面积已达8200亩,3年内全镇核桃基地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核桃将成为该镇新的农业品牌。
先锋行动,创先争优
  郚山镇坚持惠民利民,以创先争优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动力,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行动,不断深化“建设新安丘,先锋在行动”争创活动,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包村联户”为民解忧。郚山镇通过“联手、联穷、联急、联感情”,抓小事、办实事、解难事,实现镇域内包村联户全覆盖,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一两年内镇域内实现零上访。
  创新机制打造阳光政府。郚山镇以扩大党员群众对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出发点,从“两代表一委员”、退职村党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中,推选成立了由5人组成的镇监督委员会,对党委政府决策的研究制定、实施过程和执行结果,特别是工程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督,积极打造阳光党务、政务。
  创新管理维护社会稳定。郚山镇借鉴法院审判有关流程,建立了听证方法化解复杂矛盾纠纷工作新机制,按照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辩证、调解、制作调解协议书或下达处理决定等六个步骤,对各类矛盾纠纷现场调解。工作中吸纳老党员、老干部参与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通过听证办法扩大社会管理参与群体,有效化解社会复杂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已先后召开听证会9次,化解1起上访老户信访、5件复杂矛盾纠纷,有效规避了2起潜在社会风险。大众日报、农村大众、人民网、新浪网等媒体对这一做法进行了刊发推介。
  创新服务建设和谐社会。郚山镇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推行“ABC”工作法,排查整治拖欠隐患4起,兑付农民工工资46万元,实现了镇域内打工农民工工资零拖欠。优先发展教育、卫生等民生社会事业,校安工程和省级标准化校园建设走在了全市全列,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提要新闻对郚山镇多方筹集资金、把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建设新建学校的做法进行了宣传报道。
郚山名片
  郚山镇地处安丘市西南部,南接临沂市沂水县,西与临朐县相邻,属泰沂山脉余脉,总面积113平方公里,境内山多、树多,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全镇共有林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1%,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卫生镇、山东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绿化示范镇、山东省畜牧业强镇、山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镇、山东省文明镇,是潍坊市级中心镇,被省环保部门推荐上报为国家级生态镇。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